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介绍 >> 正文 >> 正文

向文化致敬走进龙潭韩氏宗祠

来源:龙潭 时间:2022/6/8
江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jdsshang.com/shenghuo/25641.html
雪峰山文化记得住乡愁

龙潭宗祠文化研讨

向文化致敬——走进龙潭韩氏宗祠

韩生学

再一次走进龙潭,我为韩氏宗祠而来。

早就听说,韩氏宗祠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文化呈现,让看过的人无不惊叹,以至生出无限的敬仰和膜拜。缘此,年春天,我走进了龙潭,走进了龙潭的韩氏宗祠。

在龙潭的韩氏宗祠共有两座,一座位于韩家桥,一座位于圭洞。韩家桥祠堂始建于明嘉靖元年(公元年),圭洞祠堂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年)。两座祠堂始建年代不同,呈现出来的文化之美也各不相同。

韩家桥宗祠的文化承载、文化表达和文化呈现,均集中在正门牌楼上。

正门牌楼在一对石狮子的守护里,庄重如仙,温润如儒。我们去时,正值三月,柔和的阳光夹裹着油菜花地里的风斜照过来,静谧而安详,温暖而馨香。

牌楼正顶中央,塑一如意玉瓶,身着白云,肩披霞光,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营造出“瓶(平)安幸福”“吉祥如意”的文化意境。中间高两边低的三度出檐,似明代官帽,诉说着威严与庄重。每度檐角分别塑上鳌鱼、麒麟、狮子等灵兽,使整座牌楼顿时弥漫在祥瑞萦绕的文化氤氲里。

顶度檐角的鳌鱼,似有独占鳌头之意。《淮南子·览冥篇》说,“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共工氏头撞不周山后,一根天柱断了,另外三根也已毁坏。女娲担心天要坍下来,赶紧抓住一条大鳌,砍下四肢,墩在天地之间,化作四条天柱,把天顶住,这就有了鳌鱼顶天负地之传说。此后,历代皇宫在宫殿门前台阶上塑上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巨鳌浮雕的头部,于是就有了独占鳌头第一名之说。韩氏宗祠塑鳌于顶度檐上,意即兆示后人,发奋图强,科举留名。

二度檐上所塑的麒麟,是中国文化的宠物。它集龙头、鹿角、狮眼、虎背、熊腰、蛇鳞、马蹄、牛尾于一身。在古代神话里,麒麟是传统仁瑞之兽,性情温和,不伤生灵,能活两千年,乃吉祥之宝。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同时也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相传孔子出生之前和去世之前都出现了麒麟。因此,麒麟常置于衙门、学堂、公堂之上,常用以降祥瑞、驱邪恶、振官威之用。

三度檐上的狮子,更有多重寓意。狮子相貌凶猛,勇不可挡,威震四方,是百兽之王,不但可以辟邪,而且也可以带来祥瑞之气,因此,它是守护人们吉祥、平安的重要象征。

就这三重檐角,将中国传统文化里的鳌鱼文化、麒麟文化、狮子文化与中国姓氏的宗祠文化完美地揉合在一起,相生相成,相得益章。

三檐烘托之下,牌楼正眉归中,竖写“南阳郡”三字。极富史料感地告诉我们,龙潭韩姓,郡望南阳。就这么简单的一笔,使整座祠堂顿时有了楚汉文化的巨大容量。南阳,系楚汉文化的发源地,文脉贯通,源远流长。早在50万年前,与北京猿人同时代的“南召猿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多朝在此设城,数帝在此置都,故有“南都”“帝乡”之称。其特有的文化氛围曾孕育出了“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谋圣”姜子牙等历代贤达。龙潭韩氏宗族以南阳为郡望,足见其血统的尊贵,族系的正源,文脉的深远。

郡望旁开,左右竖排,四联成对,曰“名高三杰”“文冠八家”“功垂宋世”“泽载相州”。一看便知,是对韩姓先贤的功绩评价。即便是功绩评价,也莫不烙下厚重的文化印记。仅“名高三杰”“文冠八家”“功垂宋世”三句,便文气巍峨,诗意葱茏,学海滔滔。

“名高三杰”典出汉史。史书载,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因此,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更被后人誉为“兵仙”“战神”,评价其“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其军事才干与军事思想,当属古代军事文化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家”显然是“唐宋八大家”,“冠”即“首”,也就是唐宋八大家排第一,当然特指韩愈。韩愈著文,造语精工,气势恢宏,文道合一,说理透彻,文体独创,“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成为“古文运动”的领导者,为一代所师法,历代之典范,被后世尊称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别的不说,单说作于唐贞元十八年(公元年)的《师说》,短短余字,从唐代诵读至今,一千二百多年不衰,已属中华文化之传奇。

“功垂宋世”指的是两宋之际的名将韩世忠。韩世忠出身贫寒,18岁应募从军。英勇善战,胸怀韬略,在抗击西夏和金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在平定各地的叛乱中作出重大的贡献,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真可谓是功垂宋世。此外,他为官正派,不肯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其忠贞不渝的文化勇气名垂青史。

当然,也许有人要怀疑,这一些人等除了同姓“韩”外,与龙潭韩姓或许并无多大关系。确实,龙潭韩姓,于明永乐二年(公元年)自山东济南府历城迁出,他们不一定就是这些贤达的直接后嗣,但龙潭韩姓能将他们的事迹名望悬于宗祠之首,以此教化族人,足可见其敬贤礼士、耕读传家、崇德重文的文化传承。

在韩氏家谱里,我看到了这样的“族训”:“孝父母,敬长上,爱子女,精治学……”,并特别提到“令我族人,文华三界,书香九洲,学高为师,道行为范”。可见其全族对文化的追求和道德的规范达到了何等程度。按此“族训”,迁徙来龙的韩姓族人,在此后年间,挥汗于山丘,耕耘于亩垄,奋发于青灯,传文于后世,播德于子孙,使丁口日增,文明渐盛,不但繁衍为一方望族,而且族中俊杰辈出,裨益社会。如清末韩望高,官至二品都督;民国韩邵钦,授衔国军少将;当代韩京承,出任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等等。他们无不是中华文化滋润和族训严格教化所致。

在旌表先贤、教化族人的联句下方,安放的是十二尊生肖雕像。生肖雕像仿照圆明园海晏堂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样式,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顺序排列,从墙体凸出,形象逼真,生动活泼。表面镀成古铜色,阳光照射,铜光闪烁,引人注目。听说这些雕像全部是龙潭本地工匠所作,用的是传统技法,一凿一凿,细细雕琢,刻工精整,表现细腻,不见一丝马虎,展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

生肖文化,在中国由来已久。研究者认为,它的产生最晚不过汉代,东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中有“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的记载;《四讳篇》中也有“子之禽鼠,卯之兽兔”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十二生肖已普遍流行于民间。生肖文化,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用,不但用于天文历法,以十二种动物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而且用于人的出生之年的属相。后世的人们认为人出生在哪一年就属那一年的动物,就有所属动物一样的福禄运程和人生。因此,生肖遂成为中国民间普遍流行的计生年和计岁、排辈分的符号体系,通过数千年的繁衍,如今已妇孺皆知。

但在家族宗祠中,竖立整套生肖雕像,并不多见,而仿制圆明园兽首之样更是少之又少。圆明园海晏堂用于以喷水报时的十二大水法,采用当时驻华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的兽头人身十二生肖为喷嘴,用铜制就,每座铜像轮流喷水,代表一天十二时辰轮回,蔚为奇观。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被掠夺后流落四方,流失海外。年,佳士得和苏富比在香港拍卖牛首、猴首和虎首铜像,首度点燃了国人对流失文物被拍卖的怒火,最终中国保利集团公司以高价将文物购回。从此,国宝漫漫回家路,在世界大地上延伸。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而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仍下落不明。

韩氏宗祠为何要塑十二生肖像,到底有什么特殊用途?又有什么特别的文化含义?仿照圆明园兽首塑造又是为什么?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拜访了龙潭韩氏宗族族长韩刚承,他说,这一创意的提出者和设计者均是曾为高中教师的族人韩赛军。韩赛军提出后,得到大家的普遍认同。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出生年月和时辰,每个人都有与自己相匹配的生肖属相,在世间的万事万物中,唯有十二生肖最能代表每一个人,因此,将生肖塑于祠上,表示我们每一个人都已位列其上。至于仿造圆明园兽首塑制,那就是告诫族人,一定要永远铭记中国历史,热爱中华民族,传承中华文化……

我不禁为韩族长的解读称奇叫绝,它充分体现了“家国天下”的文化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个家族小祠堂,就是一片家国教育的大天下。它让每一个走进来的人都受到教益,从爱家出发,爱人民、爱国家、爱天下……

在惊叹与敬慕中,告别韩家桥韩氏祠堂,马不停蹄来到圭洞韩氏祠堂。圭洞韩氏祠堂的文化内容和表达方式又是另一番风景。这里的文化,集中体现在龙的雕刻和书法作品上。

宗祠内外,巧妙合理地大量运用龙来装饰,或塑、或雕、或刻、或画,共计近千条,均奔腾在云雾波涛之中,栩栩如生,维妙维肖。有的腾云驾雾,形将破壁而出,飞向天空;有的瞪圆双眼,怒目而视,写满威严;有的耀武扬威,得意洋洋;有的皱紧眉头,愁容满面;有的气势汹汹,杀气腾腾;有的回首遥望,呼唤同伴;有的两龙缠绕,汹涌翻滚;有的两龙相牵,嘴吐呢喃……细细品味,妙不可言。

经考古论证,龙文化,在中国至少有年历史。远古先民对大自然诸多现象无法做出合理解释,便幻想能有具备风雨雷电那样的力量、群山那样的雄姿,像鱼一样能在水中游弋,像鸟一样可以在天空飞翔的神奇之物,于是,就有了“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口旁有须冉,颌下有明珠,喉下有逆鳞”能腾云行水的“龙”的形象。

传说龙潭就是龙生长的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龙潭河有一潭,潭有一龙,潭不远处的山麓有一寺,寺中有一和尚。潭中龙经常化作书生,来寺中与和尚对弈,日久,终成至交。然书生日渐憔悴,和尚问其缘由,书生告之:有恶虫在身,恐不久于人世。和尚回说,无妨,只要现出原身,愿帮其除去恶虫。顿时,书生化为一龙,竦身张鳞于经堂之上,果然有一红头大蜈蚣,藏于鳞片之间。和尚放出寺内大公鸡,将虫啄而食之。龙体病愈,感恩戴德,在离开龙潭去洞庭时,欲发大水为和尚造田千丘,并嘱,待大水漫至佛龛时,敲钟即止。次日雷电交加,暴雨倾盆,山洪大发。和尚大骇,恐殃及生灵,水尚未漫到佛龛,便命人撞钟,闻钟声,洪水即刻消停。龙以为已经报恩造田,便弃潭奔洞庭而去……龙虽去,潭犹在,故曰龙潭。

原来龙潭与龙有如此深的渊源,难怪韩氏宗祠里要用如此之多的龙来呈现,这也算是实至名归,名符其实。

书法作品在此宗祠里更是堪称一绝。不但量多,而且质优。从祠堂大门直到中堂、内厅、厢房,所有题名、条幅、横披、对联、匾额、长卷等等,均邀请龙潭各姓书家亲手书写,共计数百幅。既有蚕头燕尾、中正平和的隶书;又有狂放不拘、飞扬飘逸的草书;还有行云流水、舒展有型的行书;也有中规中矩、棱角分明的楷书……不论哪种形体,均笔势典雅,姿态横生。有的融入了儒家的坚毅、果敢和进取;有的蕴涵了老庄的虚淡、散远和闲适;有的抖去了尘世浮华,以求空远真味;有的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有的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有的劲键,有的婉转,有的丰饶,有的朴实。一幅幅看去,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对此,同行的著名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邓宏顺老师赞不绝口。他说,韩氏宗祠用如此多的龙的图腾来装饰,将中华龙文化与本土的宗祠文化有机结合,不但强化了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文化意识,而且营造出不一样的祠堂文化意境和文化氛围。祠内牌匾、对联等均采用本地书家作品,且功底深厚,字与字之间流淌着清晰的文化自信与骄傲,让人看到了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气象,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文化魅力。就此一点,足以证明,龙潭这一地方,是一块不可多得的文化高地。

谁说不是呢?文化之于龙潭,应该是“灵”之于“肉”。龙潭文化,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保存完好。乡民尊师重教,崇文向学。人们遵循“以人为本”“以孝为上”“以和为贵”“以学为荣”“以礼待人”的文化秉性,倡导“优良的家风”“优良的民风”“优良的教风”“优良的学风”等社会风气。文明昌盛,文人辈出。据考证,仅明清两代,龙潭人士,中举入翰林者达20余人。当今时代,龙潭人士在各大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达余人;国家级作家、书法家、音乐家、评论家、文艺家达10余人;省级作家、书法家、音乐家、文艺家达30余人;怀化学院两任院长、怀化市委党校两任校长均出自龙潭。

谁能想到,在这么一个地处僻壤、环境封闭的古镇,在那样一个靠天吃饭、靠地生养的年代,温饱平安已然不易,还能让习文修身、尊文尚贤的理念蔚然成风。而今天,当全世界都沉静在尔虞我诈、金钱至上、铜臭熏天的喧嚣里,龙潭,还能让重学重教、耕读传家的思想代代接续,并使文明无处不在,让文化随处可见,就连一座小小的宗族祠堂,都能品到如此丰盛的文化大餐,我们不得不惊讶和赞叹。

当我带着惊奇、激动和满足离开韩氏宗祠,离开龙潭时,我忍不住再三回首凝望。

龙潭,让我向你致敬!文化,让我向你致敬!

感谢热爱这片热土的摄影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