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龙潭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崔庄乡仓房村境内,因汉光武帝刘秀在此有多处活动遗迹而得名。域内有三潭。
镇门潭
镇门潭是自下而上第一潭。顾名思义,该潭是镇守龙王水晶宫大门的水潭。传说该潭中住着老龙王。镇门潭的上边是一个又高又大的瀑布,面积有五、六分大小,其色墨绿清纯,其水乍凉甘甜。北、西两面是顶天立地高不可攀的石壁,东、南两面是巨石叠压而成的不规则的石岸。此潭是旧时代古路河流域山民们祈雨的地方。每逢大旱,人们总会打着五颜六色的龙旗,带着供品,来到潭边的祭坛前,摆上供品,焚香烧表,敲锣打鼓,鸣放三眼枪,点燃鞭炮,祈求龙王普降甘霖,惠及百姓。若是遂愿,又是一番热闹的“还愿”景象。
镇门潭也是鱼鳖虾蟹的宿营地。四、五十年前,一年四季,除天气大寒潭上结冰外,日出、日落之时,潭中成群的鱼儿,觅食时,鱼尾摆动,闪出道道银光。一年夏天,遇到大旱,潭水清浅,鱼儿乱窜,几个山民买了十几斤八豆,背着小石磨,趁着月光去潭中磨八豆吃。夜间,十几斤八豆磨完了,却没见到一条鱼被闹翻。反倒见到潭中水滚一般翻着水花,一会儿出现了一个一丈多高黑古隆冬并会向四周喷水的家伙,闹鱼人看到这个水怪,吓得扔掉东西,跑回家去。从此,再也没人在夜间去镇门潭了。
黑龙潭
龙王有九个子,各有其名,根据其肤色又分别叫做青龙、金龙、白龙,黑龙、黄龙……,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行云布雨,造福一方百姓。龙王为了防止几个儿子遇事推诿,就让他们分居,各守一方,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把白龙分配到崔庄乡回龙沟白龙潭居住;黑龙、黄龙年幼,就安排在离自己身边不远的地方。黑龙就居住在镇门潭的上边,距其不过百米远的黑龙潭。黑龙潭是一个瓮形大石潭,潭在一个由囫囵山体构成的河道中间,呈圆形,深约四、五米,直径有六、七米左右,潭上的西稍半部上边有光滑的穹窿形石盖与山体相连。上游之水全部流入瓮中,瓮满外溢就形成了下边的镇门潭大瀑布和镇门潭,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海内奇观!
黄龙潭
黄龙潭在黑龙潭上边一公里的地方,是黄龙的居住所在。面积约有一、二分大小,也是一个石潭。该潭呈长方形,东、南、北三面是十几米高的石壁,水从东南角注入潭中,由西部流出,潭底二分之一处自南而北有一个石岸,西半部水的出口处较浅,东半部是一个五、六米的大裂缝,深不可测。
黄龙潭东南角是高达数丈的大瀑布,其内壁凹陷,形成一个水帘洞。帘洞较深,可容十余人,据说古代山民为避战乱,通过用木排或竹排常进入其中,内有小石磨加工粮食以供食用。
黄龙潭位于山半腰上,其下是两三个大大小小的瀑布,瀑布注入一个光滑的一、两米宽,六、七米高,十四、五米长的狭窄通道之中,这通道人称饮马槽。(文/图朱明宝张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