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过云南昆明吗?那里四季如春、山美水美、景色如画,在昆明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黑龙潭,你听说过吗?还记得曾经郭沫若曾为这里写过一首诗。今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去体验一下昆明黑龙潭的魅力。黑龙潭在昆明北郊11公里的龙泉山麓,它以潭深水碧、树古花盛、建筑古朴闻名于滇。
龙泉山又名太极山,山上有玉笙峰和五老峰,山中林木参天,松岚掩霭,山下一泓清泉从地下涌出,泉水碧绿墨色,形成一周长数十丈的深潭,大旱之年也不会干涸。昆明人因见潭水深绿透黑,便称为“黑龙潭”。黑龙潭内游鱼无数,传说有一种被“秤砣仙人”吃过的“无脊梁鱼”。
潭畔古木蔽日,翠竹青青。后人在潭边建石栏,潭水环流四周,溪上小桥如拱,“双溪夜月鸣寒玉,众岭秋空敛翠烟。”环境十分幽雅。70年代以前,潭边有一个不断冒水珠的“珍珠泉”,水质清澈、甘例,是泡茶的首选用水。现在“珍珠泉”仍在,但由于没有保护、管理好,水已经发臭不能饮用了,真是可惜!
潭边原来有很多古建筑,现在只有两处保留下来了,一处是龙泉山上的“龙泉观”,另一处是紧靠着龙潭的“黑龙宫”。您龙泉观,一名紫极玄都,又称上观,系道教建筑群落,它由牌楼式观门,雷神殿、北极殿、玉皇殿、三清殿、长春真人祠、通妙真人祠以及厢、庑、亭、阁等众多附属建筑组成。龙泉观从观门至三清殿皆在条中轴线上,随着山势向后依次增高,共为五进。龙泉观自雷神殿起,每殿两侧配置附属建筑,共成十三所大小院落。
观门基座用优质青砖堆砌高一米多,上建面阔三间的五脊牌楼。牌楼砖木结构,木柱深入基座,未用夹杆石,门前有方形石砌地坪,左右各雕一石狮山崖边缘有弧形石砌栏杆。入观门即为雷神殿。
北极殿位于雷神殿之后,面阔三间,两侧山墙沿檐柱砌筑,使两侧廊子成为了两间,于是就变成了通面阔达20米的五间。明间、次间和稍间皆装置一色的团花格扇和窗棂。殿内在明洪武年间曾铸有“九天金阙化身北极真武玉虚师相仁威上帝荡魔天尊”铜像,现已毁。殿有方形台基,前、左、右三面用石砌护栏,上雕“龙腾致水”图画,殿前御道为工艺精美、造型生动的青石透雕云龙。御道前有一铜香炉高1.58米,腹铸突起八卦卦象,沿下一周铸篆书二十八宿名,乃清道光二十五年铸。
北极殿前的院内,种植有着名的“三异木”即唐梅、宋柏、明茶。唐梅的主干已在年枯死,仅遗一枝幼苗;宋柏翠盖如云、挺拔屹立;明代茶花为“早桃红”盛开时花团锦簇,十分壮观。郭沫若在年游黑龙潭公园时曾赋诗赞道:“茶花一树早桃红,百朵彤云啸傲中。惊醒唐梅睁倦眼,衬陪宋柏倍姿雄。崔嵬笔立天为纸,蜿转横陈地吐虹。黑水祠中三异木,千秋万代颂东风。”街北极殿的右边有一亭阁,内供斗母像,其后为玉皇殿,玉皇殿的规制大体与北极殿相近,檐下亦用格扇,裙板雕“寿”字云纹。殿的两侧各有一园,园门上部装修成牌坊式样,分别刻有“黄金阙”和“白玉京”木匾一块。
最后一殿也是最高的一殿,名叫“三清殿”,单檐悬山顶,通面阔23米,通进深16米。该殿系清嘉庆二十四年重修。左侧厢房墙上存有著名书法家桂馥及刘秉恬书写的碑碣。三清殿的两庑原为官绅学士等人游览憩息之所,后又改为“官厅”。格山下龙潭畔的黑龙宫原为龙泉观的组成部分,称为下观。现已自成一个建筑单元。该建筑单元分为前后两院。正殿居后,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整座建筑皆清嘉庆年间重修。正殿山墙上镶嵌有清康熙时云南总督范承勋游黑龙宫时的题咏碑刻,明间檐柱上悬挂有袁嘉谷的楹联一副:“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黑龙宫原为祭龙求雨的场所,故殿内塑有龙王及众多水族的塑像,可惜现今已经损毁,真是昆明文化的一大损失。
这里真心不错,不然也不会引来这么多古今中外的人前来游玩,还留下如此篇章。小编觉得那里的茶花真好看,不骗你。只是可惜了黑龙宫啊被损毁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