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收到作家林元亨的新作《青龙场》(四川文艺出版社版),这本书是成华区推出的“成都·成华历史人文丛书”当中的一部。
从书名,我们就知道,这本书里所写到的就是今天的青龙街道。它曾经成华区的四大涉农乡镇之一(另外三个是圣灯、保和和龙潭寺)。尽管如此,青龙场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
青龙场的得名是因为在昭觉寺的那面一里处,因场镇边有个青龙包而得名,其历史文化很悠久。据说,此处最初是有一幺店子,来往人员很多,就逐渐发展为集市,其场期为三六九。
更早一些的历史中,出成都北门去长安,要从这里经过,可见青龙场能成为一个场镇,自有其独特的魅力。
昭觉寺诚然是青龙场最值得游逛场所。在昭觉寺的历史故事中,也有许多传说,我就听说过不少与其有关的故事。有一本书叫《昭觉寺史话》记录了其一些过往。
在过去,青龙场还存着其他的寺院,如回龙寺、天官庙、新积庙、红庙子、新观音庙、狮子庵、欢喜庵、得胜庵等大小不一的寺院。在后来的历史变革中,它们都无一例外地消失了。
美国人路德·那爱德曾在年或年的冬春之交时拍下青龙场的集市。从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有这样那样的地摊。可以说当时已经很普及地摊经济了。
据元亨考证,拍摄青龙场最早的照片,还不是那爱德,而是英国植物学家威尔逊。那是在年6月4日至11日,威尔逊在昭觉寺一带逗留后,从昭觉寺出发,经过驷马桥和沙河上的三洞古桥,6月16日到都江堰。在这期间,他拍摄了昭觉寺的东园林,这也应该是昭觉寺的第一张照片。
说起青龙场,就离不开成都动物园。元亨对此也有详细的叙说:年,成都市开始规划北郊动物园,很快,把动物园从城里的百花潭搬到北郊的青龙场境内,最先搬到白莲池,后来搬至北郊公园。其位置就在昭觉寺后山一带,因与南郊公园对应,而称之为北郊公园。
关于成都动物园的话题,有一本《成都动物园志》记录了其沧桑的历史。而逛动物园成为了一代代成都人的记忆。
青龙场人流量很大,尤其是川陕路从这里经过,自然形成了几样特色的美食,比如今天流行的温鸭子、正街饭店,就起源于这里。哪怕是在昭觉寺里,也还流行一种锅巴。关于美食的故事,少不了一些传说。
如今,在青龙场当然无法赶场,就连昔日的场镇,也随着城市的变迁,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元亨从优美的文笔,记录下这青龙场的变迁,倒也是难得的历史回忆。
此外,这青龙场也是客家人的聚集区。但是在后来的历史演变中,这里的客家人和圣灯街道的客家人一样,越来越少了。
另一位作家朱文建从小居住在青龙场,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他多次写到青龙场的风物,比如铁匠铺,“青龙场只有一家铁匠铺,在镇北外街上,现在的日月苑小区对面的位置,与昭觉寺大门相呼应。铁匠铺店门前终日摆满了镰刀锄头锯锯镰洋铲,还有钉耙抓钉弯刀草叉子等铁器,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要买要定做自便。”
青龙场的老龙门阵当然不少,元亨的打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场镇的百年沧桑,这种记录,用作家白郎的话来说,就是“记忆之场”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