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温干旱据说是百年一遇,特别是干旱,在终于降温之后还一直持续着,以至于前几天县里都发出了节约用水的倡议。
今年屈指可数的出行却都与雨同行,一次是走路去宣平,快到樊岭脚开始下雨,一次是高温时,终于决定要去反背避个暑,结果出发前下了一场大雨,县城也凉快了很多,第三次是上个月诗词楹联协会组织的采风,也是降温又降雨,以至于因为烟雨蒙蒙而不能一睹江南的布达拉宫,第四次就是今天,时大时小雨几乎陪伴全程,虽然有许多不便,但想着终于可以缓解旱情,所以并不讨厌,就算路面因雨而湿滑。突然觉得今年的干旱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嘛没有像以前那样每周都出行?
本周非常规周五休息,赶巧蹭了一个山。这一次爬山与我的第一次户外颇为类似,除了其中的一、二,其他的都不熟,不同的是那次是菜鸟,对所有的都很好奇,这次则以老驴自居,对一切都理所当然,又因为今天的状况并不是很好,可能是晕车,也可能是突然的降雨和降温,所以一路上几乎都没有说话,只顾哼哧哼哧地往前走,只是为了配图才拍一些照片。她们则是一路嘻笑,一路拍照。
也是借了这次出行,算是走了一场秋的山野,虽已深秋,底色依然翠绿,零星地点缀着黄的红的。
山脚的铸钢厂已改造成梯田,田里满是干枯的玉米杆,不知是因干旱而颗粒无收,还是收完了玉米棒来不及处理掉,应该是后者吧,因为打开灌溉管子的开关,有水哗哗地流出来,也因此下山时快到山脚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蓝色屋顶的厂房,而是成片的枯黄的玉米杆。
路边随处可见野生猕猴桃的藤蔓,仰着头努力地寻找着果实,一丛一丛地过来,终于看到两个小小的挂在枝头。
水渠的水只到脚脖子,如果气温稍微高一点,就可以从山洞中涉水走捷径,
翻开上次的差不多漫堤,突然冒出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看呢,因为老天不下雨,就干旱成这样子了。偌大的水库也只剩了锅口那么大的一潭。
还是像上次一样,让工作人员帮着烧了中饭,拍照留念,那盆手撕鸡是带上去的,
工作人员也换了,听口音是金华人,应该是库尾村子里的,像这样人迹稀少的地方,附近的村民应该是最佳人选。龙潭水库位于武义与金华的交界,据说当年做水库的时候两地还有过纷争。
这块竣工牌以前也有拍过,造价二百三十万,这在当时应该是一个天文数字了;竣工于年,这么说来当年夏令营去的时候还没有完全竣工,当然那次只爬了发电厂的一千六百多级台阶,并没有到库区。
库区的边上,两台挖土机正在忙碌着,一条环库公路已初具规模,
工作人员说小车已可以通行,也就是说以后汽车可以直接开到龙潭背了,也许这样一来,龙潭背景区能重新焕发青春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