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家住六朝烟水间。这里是胖一和雪酱的探游日记,跟您分享诗词旅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南京乌龙潭公园,历朝文人雅士多钟情此地。
其中,明代著名文学家谭元春在寓居南京城(今南京老城区)期间就曾多次游览乌龙潭,并留下《游乌龙潭记》三篇。
《游乌龙潭记》三篇,将三次游赏的不同时令特征及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读来令人游兴顿生。受郦道元影响,语言表现力甚强。
一、谭元春的介绍
谭元春,明代文学家,是“竟陵派”创始人。当年,举湖北乡试第一,人称谭解元。
崇祯十年,赴京会试,不幸病死于旅舍,享年五十二岁。
二、谭元春代表诗词
七月十二夜宋献孺招泛乌龙潭
夜夜潭光不尽然,即今流止已非前。
云霞落水红生浪,草树依冈绿到天。
遥散渔灯先照阁,未残荷叶尚留船。
风凉月好俱朋侣,莫道良俦[chóu]只坐边。
这是一首明代山水诗中的佳作,乌龙潭潭水,经历云霞、渔灯,不断变化,风凉月好,夜色漫游,此情此情,不如呼朋唤友一起来欣赏。人生夫复何求,感慨深厚。
登清凉台
台与夕阳平,来时值晚晴。
隔江山欲动,潜壑树无声。
渔艇归遥浦[pǔ],庵僧近掩荆。
烟岚生处处,半抹石头城。
三、谭元春三游乌龙潭,写下《游乌龙潭记》三篇
万历四十七年()初秋,茅元仪在乌龙潭畔的新居——森阁落成。谭元春在茅元仪等人的陪同下,三次游览乌龙潭,分别做记。
七月初三,初游。
谭元春从旱西门(即石城门,今汉西门)向北沿城墙内前往乌龙潭畔,登上茅元仪的森阁,欣赏乌龙潭公园。
“前冈倒碧,后阜环青,潭沈沈而已”,不禁勾起了制筏游潭的兴致,于是与友人相约,“筏架木朱槛,制如幔亭”,等五日后的七夕佳节一起“泛于沄沄淰淰之中”。
七月初七,再游。
谭元春与朋友六人乘筏,再游乌龙潭,忽遇雷雨交加。但是,诸人游兴不减,反觉情趣。
“电与雷相后先,电尤奇幻,光煜煜入水中,深入丈尺,而吸其波光以上于雨,作金银珠贝影,良久乃已。”
之后,大家在茅元仪的森阁躲雨,一边观赏雨中乌龙潭的别样景致,一边张灯行酒,畅快至极。
七月十二,第三次游览。
此次茅元仪住于新造的森阁一直未归。钟惺、潘之恒等人同从芦洲而至。
“是时残阳接月,晚霞四起,朱光下射,水地霞天,始犹红洲边,已而潭左方红,已而红在莲叶下起,已而尽潭皆赪,明霞作底,五色忽复杂之。”
谭元春与林古度兄弟一行取道华林园、谢公墩而至,与茅元仪、钟惺、潘之恒几位朋友会聚后,先到乌龙潭侧的灵应观游赏一番,然后乘筏游潭。
乌龙潭的水光与岸边山林的翠色相接,令人心驰神往。
他们找到一条小路,登上山冈,放眼四望,“冈外野畴方塘,远湖近圃”,一派田园风光。
谭元春与好友宋献完全为之醉倒,甚至想结庐此境。
待到夕阳西下,月出东山,他们又下冈寻筏,泊于柳下。谭元春对乌龙潭月色倾心不已。
四、谭元春四次来南京城
据《年谱》记载,谭元春一生至少四次来到过金陵。
在好友钟惺的引荐下,谭元春结识了茅元仪、潘之恒、林古度、宋献等诸多名士。
他们遍访金陵山川名胜,每有所游,必赋诗文。秦淮河、燕子矶、牛首山、天界寺、乌龙潭均留下他们的身影。
乌龙潭美誉“西城之冠”,近日,胖一和雪酱游历至此。历史变迁,景色落寞不再。无论白天与黑夜,景致都不在勾起遐想。乌龙潭公园内,人文遗迹众多,倒是值得一游。
#宝藏南京万象金陵#相关阅读
诗词旅行,你不知道的南京:“西城之冠”成冷门?谭元春三游钟情南京“小西湖”,清代魏源谬赞,你知道在哪里吗?魏源故居紧相邻国庆短途游去哪玩?南京公园,年清桂压众芳,人文遗迹不胜数旅行原创诗词精选:南京pk郑州,赏心亭与夕阳楼,你最喜欢哪个?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