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龙潭长江边,两座高达余米的桥塔,隔江相望,大桥有个极富寓意的造型描述——“双龙戏珠”。
“双龙”,是一跨过江的主跨米的钢箱梁悬索桥,跨度达“世界级”,“珠”是桥塔上的圆形造型。
10月10日,由在汉央企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南塔“龙珠”浇筑,标志着南塔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完成。
南塔又被称为“最美桥塔”,其清水混凝土一次性成型的平滑表面,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都令人赏心悦目,也创下跨长江大桥的“首次”。
龙潭长江大桥。
建设“最美桥塔”有多难?
桥塔混凝土需一次性成型,不在外观上面进行修饰,对外观质量要求高;80层楼高的塔柱施工,混凝土体积大,暴露面大,施工周期跨越一年四季,受不同时间段气温、雨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要达到混凝土表面平整、色泽均匀、线条顺滑的自然质朴的清水混凝土效果,难度极大。
二航局项目负责人周明生介绍,首先面临国内外常见的大体积混凝土裂缝难题,南塔承台、塔座、塔柱及上下横梁都涉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项目部专门成立桥塔精细化施工研究工作小组,研究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分类,逐一分析各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改善混凝土外观质量,严格控制塔柱混凝土原材料技术参数。
为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创新利用冷砂系统进行制冷,从根本上降低混凝土温度,配合分层浇筑、水循环系统、智能控温检测系统,有效破解业界难题。
秉承“争科技领先,创管理一流”的企业精神,项目部推广应用多项桥梁新技术、新工法,“数智赋能”桥梁建设。
如钢筋部品化施工,采用“分片预制、分节组装、整体安装”施工工艺,在国内首次尝试柔性钢筋网片整体弧形弯折施工技术。
巨型的钢筋笼运到现场,整体组拼完成,高度大约6米,重量可达60吨,利用塔吊整体吊装到高空、定位,最大化将高空钢筋施工转入工厂内生产,极大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工效也得到提升,传统的工艺大约7天‘长高一节段’,新工艺减至5天,人员数量也减少50%。”项目生产副经理袁小龙说。
一体化筑塔机的应用,更是实现“高空移动式工厂”的理念,具备钢筋部品调位、混凝土自动辅助布料及振捣、智能养护和应急逃生功能一体化。
两者的“组合”应用,实现超高桥塔施工的技术革新,推动我国桥梁工业化建造技术发展。
在数智赋能和精细管理双轮驱动下,二航局龙潭长江大桥项目部连续两年在江苏省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中被评为省级“示范工地”。
(撰文:隋业辉陈嘉伦)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