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加快了脚步,
夏天的雨,也加快了脚步,
那么,炎热的夏天还会远吗?
想象着诗人在树下,
吹着微风,品着小酒,
和友人吟诗作对,
那情那景,是否让你感到一丝凉爽?
今天
就让诗词和鼓楼的纳凉之地碰撞一下
让你不用空调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凉爽~
南京清凉山
清凉山远眺
万里长江天上来,石头却欲打回江。
青山外面周如削,紫府中间划洞开。
苏浚战场今草莽,仲谋庙貌古尘埃。
多情白鹭洲前水,月落潮生声自哀。
——杨万里
图:刘伟《清凉山秋色》
一天,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杨万里,陪留守余处恭等人同游清凉寺,观长江,忆往昔,无限感叹,遂写下了这首诗。最后一句用月落潮涨的自然现象作为对历史的哀叹,突出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展现了清凉山千古不变的本色
作品赏析
鹧鸪天·扫叶楼
江水西来地势斜,高台如卧枕晴沙。
风前不见飘帘处,山上谁见买酒家。
空踯躅,莫咨嗟。秋深满眼是黄花。
寒烟摇曳迷宫树,犹带南朝几点鸦。
——龚贤
在这首诗中,龚贤从画家的视角出发,写出了满幅连环画的画面感:
第一幅是浩淼的江水从西面流过来;
第二幅是清凉山枕着太阳静静地卧在江边;
第三幅是一个老人在山上寻到了酒家;
第四幅是他一面品着酒,一面欣赏着深秋季节开遍山野的黄花;
第五幅是冬天的景色:江边的山林里飘荡着寒烟,挂满冰霜的树上站着几只仿佛是从南朝飞来的乌鸦。整个画面美妙绝伦。
南京石头城
图:潘锐之《石头城之朝霞》
登石头城
关城乃形势,地险差非一。
马岭逐纡回,犬牙傍隆窣。
百雉极襟带,亿庾兼量出。
至理归无为,善守竟何恤。
眺听穷耳目,远近备幽悉。
扰扰见行人,晖晖视落日。
连樯入回浦,飞盖浇长术。
天暮远山青,潮去遥沙出。
薄宦恧师表,属辞惭愈疾。
愿乘觳觫牛,还隐蒙笼室。
——何逊
图:李玮《鬼脸照镜子》
这是萧梁时代著名诗人何逊等建康石头城凭眺所写的一首纯粹写景诗。诗中写道了船舶曲折地开进港湾,车辆在大路上络绎不绝,凸显了京城的繁华;描述出一幅山川清丽的图画:虽然天色已暮,却仍然现出一片清濛之色,江天的余晖显得更加美丽。
作品赏析
乌龙潭
图:季仁洲《古潭春深》
小西湖
小堤斜血碧波际,幽境天成绝市间。
试依水心亭正看,半潭花影半潭山。
——刘源深
小西湖即是乌龙潭。全诗情景交融,浑成天然。情趣飘逸、清淡、优美。
作品赏析
幕府山
图:张春燕《幕府风光》
游幕府寺
将军分幕府,昔驻此山隈。
事往遗虚在,年深古殿开。
石床横蔓草,岩洞长莓苔。
绕砌黄芦遍,无因只履来。
——王韦
图:小丸子和小玉的喜欢
这是一首诗语言看似平淡,然细细品来却感词浅情深,意味深长。古朴素雅的景色和恬淡心境交织在一起,是这首诗显著的艺术特色。
作品赏析
狮子山
图:刘伟《夕阳西下狮子山》
卢龙山·阅江楼
卢龙山上阅江楼,旧是高皇翠辇游。
荡胸云拥三山壮,放眼风高万里秋。
五百年来人事改,长江依旧接天流。
——陈文述
图:张春燕《阅江楼风光带》
卢龙山即是狮子山,诗人写了卢龙山的险峻及登上山顶放眼远眺,发出了朝代更替,山河依旧的感叹。全篇气势磅礴,意境开阔,气魄雄壮。
作品赏析
南京随园
图:imworkman
随园作
琉璃世界水晶宫,六代烟霞入镜中。
山染千重矾绢本,花开四面锦屏风。
池边红树鱼窥影,帘外青天鸟破空。
当日挂冠神武者,三层楼阁未能工。
——舒位
这首《随园作》用精炼的语言将当日随缘中的锦屏池树、水晶琉璃、亭台楼阁,花鸟鱼虫作了绝妙的刻画,堪称一幅绚丽的随园图。
图:刘伟《阅江楼揽胜》
清凉山上好清凉,一身短袖长裤,一把芭蕉扇,别提有多惬意;
石头城的悠久历史与自然山水有机结合,走在山、水、树相间的小路上,吹吹小风,盛夏带来的疲劳一扫而光;
乌龙潭的潭水清冽横流,草木青翠欲滴,建筑雕梁画栋,满园的清凉气氛绝对让你流连忘返;
在幕府山上一览长江之美景,一边吹着江风,一边感受着幕府古韵沧桑;
狮子山上的人防工程里有书橱、桌子等,可以边纳凉,边读书看报;
春海棠、秋银杏,随园的风姿气韵滋养着那方水土,不论什么季节,都让你流连忘返~
这样的鼓楼,
你有什么理由不来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