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为增强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意识,让学生具备家庭劳动、校内外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本能力。自贡市贡井区龙潭中学立足学校实际,结合地域优势资源,开展“四个课程”推动劳动实践教育,为“双减”赋能。一是开展生产劳动课程。为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向附近农民租土地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园,为学生提供农业生产劳动实践场所。组织学生挖土、种苗、除草、浇水施肥,根据时令种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开展采摘和校园蔬菜售卖活动,让学生体验“躬耕”和收获的快乐。龙潭镇是大棚蔬菜种植大镇,学校利用这一优势资源,积极与龙潭蔬菜基地联系开展生产劳动体验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的发展,体会农业生产劳动的艰辛,培养学生爱惜劳动成果的思想意识。二是开展家务劳动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时间,积极参加家务劳动;把个人劳动照片和劳动短视频传学校劳动教育群,并写出劳动心得体会在班级或全校分享,这既是劳动心得,又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学校每学期对参加家务劳动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通过家务劳动课程的开展,让学生从中体会父母的辛苦,学会感恩,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三是开展生活技能培训课程。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活技能,让学生学会炒菜做饭,学校在食堂就餐间开设生活技能培训室,开展生活技能培训课程,由学校准备炊具、灶具和食材。学生利用劳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及少年宫社团课,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饭、炒菜,每次要求学会炒一样菜。通过生活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爱惜粮食的思想意识,又让学生掌握了一项生活基本技能。四是开展志愿服务劳动课程。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校园主人翁意识,围绕“创文”、“学雷锋”、“劳动节”、“环境保护”等主题开展校内外的志愿劳动活动,发挥团组织作用,倡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劳动。借助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培养了学生劳动能力和责任意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