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资源 >> 正文 >> 正文

永丰县的一峰山上有我的乡愁

来源:龙潭 时间:2025/3/9

晏,在高安话中的发音接近普通话的“安”。按总人口的多少排名,晏姓在全市常住人口的个姓氏中排名第43位,在69个总人口万人以下,千人以上的姓氏中,则排名第20位,算是个中等偏上的姓氏。全市共有26个村庄居有晏姓人,大多数是在明代立村的。

高安晏姓村,以灰埠镇的碧山晏家为最早,是宋建隆(公元-)年间从宜丰县的新庄口溪迁来,始祖不明。宋建隆正是五代之乱结束,北宋王朝建立的年代。此时宜丰县还未设立,因而新庄口溪还属高安辖区的边境地界。到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年)才将新庄从高安划出设立了宜丰县(时称新昌县)。直到南宋,新庄口溪又陆续有不少晏家人迁入高安腹地。

按照迁入时间的早晚,分别有宋隆兴(公元-)年间迁入的灰埠镇武圳晏家,始祖不明;明洪武(公元-)年间迁入的灰埠镇曦岭晏家,始祖不明;明永乐(公元-)年间迁入的村前镇黄谷塘晏家,始祖晏鼻;明成化(公元-)年间迁入的灰埠镇梅湖晏家,始祖不明;明嘉靖(公元-)年间迁入的村前镇高坪晏家,始祖晏振苟。

也有从上高境内迁来的晏家,分别有元至元(公元-)年间从上高县的城陂迁来的相城镇华阳行政村的斜里晏家,始祖晏文元;明洪武(公元-)年间从上高县的奇塘迁入的上湖乡铺背晏家,始祖晏文寿;明天顺(公元-)年间从上高县土屋里迁来的田南镇张家行政村境内的晏家,始祖不明;明万历(公元-)年间从上高县奇塘迁来的上湖乡平湖晏家,始祖不明;明崇祯(公元-)年间从上高县陂头迁来的田南镇广城晏家,始祖不明。

也有从新余迁来的,如黄沙岗镇的田溪晏家,明万历(公元-)年间从新余连通铺迁来,始祖晏适合;汪家圩乡的浮桥晏家,明崇祯(公元-)年间从分宜县茶花树下迁来,始祖晏干庄。

还有在高安本地内迁徙的,如元至元(公元-)年间从本县清潭岭迁出,在今黄沙岗镇境内立村的狮子晏家,始祖晏九升;明洪武(公元-)年间从高安北城碧落巷迁出,在今筠阳街道聂圩行政村境内立村的沙岗晏家,始祖不明;明成化(公元-)年间从沙岗晏家迁出,在筠阳街道聂圩行政村境内立村的湖背晏家,始祖不明;明嘉靖(公元-)年间从灰埠曦岭晏家迁出,在今龙潭镇境内立村的梅口晏家,始祖晏文隆;清顺治(公元-)年间从附近石下晏家迁出,在今相城镇境内立村的相城晏家,始祖晏花。

关于高安晏姓的历史信息,笔者所能查到的资料就这些,有些晏姓村资料未载,故在本文中交代的晏姓村便没有26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8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