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资源 >> 正文 >> 正文

闾山的人口法门陈靖姑祈雨处福州龙潭角

来源:龙潭 时间:2025/3/9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http://www.wzqsyl.com/m/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传承了我国上下5千年的历史。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在道教发展中又分出了许多到道派。在以福建为中心,广泛流行于中国广东、浙江、江西、江苏、湖南、台湾以及东南亚等地的有一个教派为闾山派。

闾山派:又称闾山道、闾山教等,最早源于闽越故地的原始宗教,不断吸收与融合道教派系中净明道、灵宝派诸派的宗教形式,逐渐形成一个以福建为中心向外发展的一个派系,是中国道教的重要流派,供奉闾山九郎为法主。

闾山做为福建的教派,肯定不是辽宁省境内的闾山,据传说闾山是在闽江江底的神秘世界,凡人看不见,唯独精通闾山正法,道行高深的道士和有道缘的心善之人才能看到。那么闾山的法门在哪里呢?

根据文献记载,闾山的法门在福州市仓山区仓前街道,与中州岛和苍霞隔闽江相望的龙潭角。相传在龙潭角下有一座山,名叫“闾山”,而龙潭角则是闾山的法门,陈靖姑求师学法时便是经龙潭角这个三千年一开的法门进入的闾山,所以有民俗传唱“闾山沉在龙潭角,三千年一度开法门”。龙潭角是仓山以前的古渡口,本名“龙潭窟”,相传古代有白龙居住于此地,而且还与福州四中里面的大庙山上的钓龙台和钓龙井相通。

在龙潭角江边有

在龙潭角江边有一座悬空在闽江上的庙叫龙潭角祈雨处、放生首池。在门上两位门神威武的守护在两边。进得门来,脚下十分逼仄,只容下一株大榕树和一个悬空小庙。江水苍绿,从眼前无声地流过。庙里中间供奉的就是闾山祖天师许真君,一边供奉的是南海观世音菩萨,另一边临水陈太后陈靖姑、林二娘,李三娘三姐妹。

在龙潭角对面的山上是年12月由闽台各界人士共同出资五百万在这里兴建的一座陈靖姑祈雨处大殿。

沿着台阶登山来是一座龙珠亭,在龙珠亭的对面就是兴建的闾山法门。朝山身入瑯環地,悟道神游兜率天,临水依山龍潭千古秀,顺天福地寶殿四季春。

通过法门就是一尊陈靖姑祈雨的法相,一手拿龙角,一手拿道士玲,正在认真做法祈雨。这座法相高8米,重74吨,有台湾信士捐赠。在法相的背后还有一个二女在桥上梳头的石雕。这两位站的桥可是很出名的百花桥。

在像上面走就是威严的祈雨殿了。大门口有石狮龙柱等基本建筑。门的话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雕花门。

祈雨大殿中间供奉的是临水陈太后陈靖姑、林二娘,李三娘三姐妹,

边上是观世音菩萨,

法主许真君、杨太保、王太保,

张真人、刘真人、五花邓元帅、百花高元帅,

丹霞大圣、江夫人虎婆奶、白鸡奶几位神仙。

关与祈雨大殿和临水夫人是息息相关的。据记载:临水陈太后名陈靖姑,出生于唐哀帝二年,正月十五日。传说观音菩萨赴宴瑶池返回南海时,见南方黑气冲霄,捏指一算,知有白蛇成精,为害人间,便咬破中指,将指血往南一弹,血云直往福州下渡陈昌的家里投胎化生了陈靖姑。

陈靖姑诞生之时,景云覆室,紫气盈庭,阎里称奇,均引为吉祥之兆。陈靖姑自幼聪慧端庄,悟解玄机,绣房静养,持斋礼佛,信奉观音,她父母十分喜爱这个女儿,在她尚未及关之前,便作主将靖姑与古田县的刘柏定了亲。成人后,靖姑立誓把奉观音,终生不嫁。父母不允,靖姑便逃婚出走,得神人指点在福州龙潭角进入闾山,拜在许真君门下学法。

许真君知其前身非同凡响,便悉心传授诸般法术。许真君算出女弟子日后有产难之厄,特意授予靖姑扶胎救产之术,但陈靖姑认为自己一生不会出嫁,学这门法术没有用处,执意不学。真君见陈靖姑拒学扶胎救产之术,知天意如此,天机不可泄露,只得由她而去。

三年后,陈靖姑学成回家,许真君特意交代陈靖姑二十四岁那年不能擅动法器,否则将有厄难临身。回到家里,靖姑见父母因思念自己而罹病缠绵于床榻,且患痈疮,调治三年,群医束手。陈靖姑见父母病痛不堪,黯然伤心,便摆设香案,散发戴冠,腰系法裙,手执宝剑龙角,念经涌咒,绘写灵符,清除患者伤处污血后,用刀割下自己股上的肉,然后填进父母的伤处,并以符水喷于补处,以符渣抹在割处,无血无痕,两老立起沉府,下床行走竟然如故。离别了三年,靖姑倍感父母的慈爱亲情,为消除父母对自己婚事的担忧,她答应嫁给刘柏。

陈靖姑出嫁之后,以救世济民为己任,二十四岁那年,陈靖姑记起师傅交代这一年不能动法器,便让结义姐妹林二娘、李三娘和王杨二太保等人各回自家闭门修炼。没想到这一年福州干旱,禾稻枯焦,哀鸿遍野。陈靖姑不忍看故乡百姓遭难,虽然自己身怀六甲,却不顾自身的安危,于永和二年八月十五日,脱胎家中,来到龙潭角,浮席江中施法祈雨。不久大雨倾盆,旱象顿消,五谷得以丰收,百姓免于饥饿。但陈靖姑正在施法祈雨之时,仇妖白蛇精和长坑鬼乘隙陷害,他们先潜赴靖姑家中,毁去陈靖姑的孕胎,然后再赶去龙潭角,欲将浮席弄沉,将陈靖姑溺死。

施法中的陈靖姑腹痛难忍,站立不稳,草席逐渐沉入水中,眼看着河水即将把陈靖姑吞没,陈靖姑拼余力咬破自己的手指,将指血向空中弹去,遥望闾山向师父求助。闾山法主许真君见陈靖姑的血光来到洞府,知徒弟遇难,急遣王杨二太保前往救助,王杨二太保脱下脚上的草鞋,施法术将其化为四只母鸭,将草席的四只角拖住,不让草席沉入水中。陈靖姑得师傅之助,免掉溺水之厄,因母鸭救了自己性命,便发誓终生不食鸭肉。

白蛇精和长坑鬼见有母鸭从天而降救助靖姑,知陈靖姑一缓过神来,即使自己二人联手,也绝不是陈靖姑的对手,便落荒而逃。陈靖姑忍痛在后紧追不舍,欲斩草除根,永除后患。长坑鬼狡猾,被其兔脱,白蛇精无路可逃,慌乱中竟逃回古田的巢穴白蛇洞,被陈靖姑追上,堵住洞口。靖姑运神通将白蛇斩为三段,但她自己也因为祈雨时落水,寒气侵入五脏六腑,致遭产厄,肉身坐蛇首而羽化。

她坐化之前,发誓说:“吾死之后,必救妇人产难”由于陈靖姑生前并未学过扶胎救产之术,坐化之后,她的英灵复到闾山再求师傅教自己学会扶胎救产。保赤佑童等诸般法术。陈靖姑始得道后,众人感念她的恩德,便立“顺懿夫人”庙以奉识之。

在往边上是仿造的闾山景色。在龙潭角祈雨大殿外面可以看到闽江,江心公园,福州魅力的景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8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