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是一场全民行动,战胜疫情需要群众力量。疫情当前,广大一线医护工作者前方阻“疫”,大新镇爱心企业家、人民群众纷纷捐款捐物,端茶送水,各尽所能,通过各种方式支援一线,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
下雨天,镇领导夜巡值班卡口
_2月6日晚,大新镇党委书记徐凤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何剑等镇领导冒雨前往各值班卡口,督导检查道路卡口轮值工作。徐凤琪对值守的党员、村民群众和广大志愿者等表示慰问,嘱咐他们天冷注意保暖,并详细检查了卡口出入境人员的登记情况。
20万元+捐献企业全部口罩存库
_疫情爆发后,张家港市兴盛钢结构制造有限公司向市红十字会一次性捐款20万元,用于支援武汉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苏州尤尼佳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无纺布防护口罩与一次性医疗耗材的企业。当得知乡镇医疗物资紧缺时,公司总经理任涛第一时间联系了大新镇红十字会,捐出企业全部口罩库存(个平面口罩和个KN95口罩),价值4.2万余元。
深夜发生在抗疫一线的两三事
_“病毒无情人有情,夜送温暖安人心。有支持、有帮助、有温暖,何愁疫情不退……”这是2月4日晚9时许,龙潭村党总支书记孙涛在朋友圈里发的一段话。当天晚上,龙潭村村民、党员、退役军人三重身份于一体的卢卫东采购了方便面、矿泉水等生活物资,夜送村委慰问抗疫一线的村干部,握手相依,让工作人员感到了暖暖爱意。
2月5日,是地方落实市防控指挥部关于24小时封闭卡口轮值的第一天,夜晚风大温低,着实让站岗志愿者有些受不了,然而此时,群众出现了,他们自发前来为值守人员送茶水。一位村(社区)干部在工作群里这样写道:“突发疫情本是一件坏事,但我们通过群防群治、联防联动,可以更好的聚民心、暖民心,村社区干部晚上卡口值班,群众送茶水送温暖,真正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我们把坏事做成了一件好事。”字字朴实而中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6包口罩+企业职工的十多箱物资
_李永福,是新闸村4组村民小组长,他把家里仅有的6包口罩捐赠给辖区村委。他说:“疫情当前,我也想做点好事,家里也没啥,这口罩还能派上用场,就给村里那些没有口罩的老人吧。”中山村16组村民陈志虎,多次为辖区捐赠口罩余个、张家港市新苑包装彩印厂孙霞来到桥头村委,捐赠KN95口罩个……同样的暖心事还在不断上演,2月6日上午,新闸村企业职工许长元将12箱矿泉水、拖线板、开水壶等爱心物质送到新闸村防控宣传点,慰问坚守一线志愿者。
心手相牵,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
_2月7日,是大新镇金银杏志愿者协会“棒棒跑腿”志愿服务队成立的第8天,也是为辖区居家隔离医学观察人员提供代办服务的第8天。然而,随着返港人员的逐渐增多,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她们由最初每天服务的几单到现在的几十单,任务不断加重,团队只有十多人,她们都是普通的志愿者,可即便如此,她们依然无怨无悔,继续默默地奉献着。
面对疫情,他们上演“全家总动员”
_“给我老妈老爸点赞!……”2月7日,段山村工作人员蒋芳在朋友圈里分享了这样一条感人消息。蒋芳的父母蒋明才、张青芬是新凯村3组村民,当得知村委招募志愿者时,年过六旬的夫妻俩第一个报名。蒋老不仅白天要在新凯村东木排埭卡口执勤,而且晚上还要在镇殡葬服务中心值夜班,基本上24小时服务连轴转。她的妹妹蒋红芳、丈夫朱杏春都是镇上工作人员,全在蹲点村(社区)一线,每天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张贴防疫宣传资料。在父母的影响下,今年即将高考的女儿也特别懂事,独自在家洗衣做饭,还不忘通过互联网发动小伙伴做好疫情防控。段山村妇女主任余文娟家庭也是如此,退伍军人的老公和儿子共同上阵,为做好阻击疫情工作一家坚守。
____看到最近阴雨天气,7日一大早,新凯村3组村民盛官娣,在家煮了一大锅姜汤送到新凯村防控宣传点,给志愿者驱寒暖身。7日下午,企业家申卫东将20箱方便面和10箱矿泉水送至新闸村村委。像这样的暖心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每天都在发生……
____(左右滑动组图)
新冠无情,人间有爱
相信有了你们的支持,
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就一定能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