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柯婉萍图/大梦客
前年大雪节气,我初识屏南龙潭里。
今年霜降再来,恍然像是初见。
龙潭里,是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的旧称,因为“里”字有着很深的古意,所以,我更喜欢叫它“龙潭里”。文物考古人员曾在这里发现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活动遗址,让龙潭里蒙上了远古神秘的面纱。
龙潭里四面青山环抱,一线小溪从村中流过,溪水淙淙,清澈见底。溪中耸立三墩天然巨石,龙潭先人利用巨石,在溪中建造起三座工程宏大的拦河坝,利用西溪之水建造了水碓和木质结构磨麦坊。村民沿溪两岸构建庭院,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溪上横跨七座石桥,有着颖水三墩驻,西溪七拱桥之称。水尾那座古老的石拱廊桥重檐翘角,古朴典雅。古廊桥用一双悟透岁月沧桑的慧眼,送走斜阳,迎来晨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我第一次到龙潭里,是为了采写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屏南黄酒酿造技艺。纯净蔚蓝的天空,飘着几抹淡若游丝的云朵。阳光正好。乡村的初冬终究有些寒意,需要浸润在酒香里,才能让文字显得有些温度。阴凉干燥的酒窖里,挨个排列着憨态可掬的酒坛子,草叶和白灰封存着每一个坛子里正悄悄进行着的物质演变过程。传承人为我讲述相传千年的古老传说,以及技艺传承背后的故事。酒的本色人生是什么?我可以从酿造者豁然的目光里体会到。那位神奇的龙王在九峰寺里,风水林边,守护着这一方水土。与龙潭里匆匆一瞥,它给我的印象与屏南其它村落并无二致,宁静、闲适、悠然。
龙潭里该是我曾经读过的一本书,时间久了,便有重新再读的念想。那些于我来说并不熟知的乡村记号,却在梦里重复传递给我一种熟悉的味道。之后,龙潭里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而那些变化是明显的,成了媒体和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