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故事通常被时间吞没
当她倒下后
惨白的连衣裙在火光中
体温犹在
没有说话
高稿酬推荐好诗歌
分享先锋诗歌理论
精美诗集编选
打造诗人、作家个人作品朗诵会和研讨会
1.作品原创,文责自负。
2.不接受投稿,诗歌稿件来源于编辑约稿。诗歌作品短诗2-6首或长诗1首;“百年新诗诗事论”栏目,内容以百年新诗杂谈、杂论为主;个人简介;个人照片1-6张。
3.作品一经刊出,本
(注:杨虹,笔名杨杉。年12月10日突发脑溢血,及时送医院抢救,两小时左右的手术。后康复。)
数数
静静的涪江慢慢流淌
星星在江面游荡
月儿是躲入黑云之中
还是去了南方
涪江
从死海绕过是50里吗
从红海过来是80多里
从心里测量
我看应该是0
或者其它
或者用温度计测量
比成都高3℃
比重庆低同样度数
这个川渝正中的小城
这个北望的第N故乡
坐在涪江边上
数着星星
数绵羊
数中秋还有几天
数九月的故事
数说……
通过描述性的语言表白
通过描述性的语言表白
是在傍晚的池塘边上
三人行两个人悄悄说话
这是十月三号
农历的秋天
82年很重要的一天
水塔,暖瓶和未戴的隐形眼镜
梧桐叶已开始枯黄
偶然飘下一叶
秋天,
一场淋漓尽致的雨后
气温陡降十三度
这是《九月的故事》
九月的故事
是一个电话号码吗?
我上午驱车从龙潭寺上绕城
吹着口哨,
努着歪嘴……
《田纳西华尔兹》
伤感而优美的旋律
在成南高速…………
孔乙己
睁开眼已经艳阳高照
这才五点
在单身楼屋顶
凉席是借用的
汗水已湿透
需要怀念长沙那场雨
在我从武汉的蒸笼逃来的傍晚
雨使我得开心颜
深爱这城
这绍兴是一路过来最小的城了
我却莫名地兴奋
一连三天兴致勃勃
古越国尖锐的语调
女孩子精致的脸
那些久远的传说和历史
比如浣花溪在五十公里的地方
越王台就在偏门旁边的府山另侧
三味书屋和沈从文陆游等等
而今天就去咸亨酒店
坐在孔乙己的位置上
学说几句不多也
多乎哉
不多也
莫名地兴奋
喜悦现于脸上
我五点起早
点上香烟
去吃茴香豆
顺便学习喝碗老酒
学习那种纯粹的精神上的乐观
做一个孔乙己
清明
磨盘山
巨兽偶然隆起的后背
曾经影响视觉的影像
也影响思想
山下逶迤着车队和人头
听从节气的指引
纷乱的雨滴
从发间浸润心际
由采茶女人的后背望过去
恍若有飘悠的灵魂
梯地和刷白的墙壁
在逆光中默然延伸
整洁而又自然
遵从了方块字的遗传
所以需要拔去杂草
培上新土
回头的路
昨夜孤月空照
你独自回家
有郁气纠缠
有时它壮如心结
使身体疲惫
路灯下你的影子倾斜着向前
直到黑喑中
直到被下一盏路灯吞没
人的故事通常被时间吞没
当她倒下后
惨白的连衣裙在火光中
体温犹在
没有说话
这只能是一个画面
没有起因
也没有结尾
喝多酒后
你试着讲成一个故事
但不成功
如果有来生
你想抹平一生的皱褶
你不愿在太晚的时候
独自行走
如果还有明天
那么
明天再说
你想说的是
城市像一个沙盘
自己在上面摆弄什么
当你努力去看清自己
唯一能确定的是
那里无路可走
0215
七月半
傍晚时通过枯坟林
虫鸣中竖起耳朵
听到另一种静寂
不可知的畏惧
从脚底吸入了凉气
透心的寒意贯通全身
有种哆嗦感与这个夏夜格格不入
傍晚时
蓄水的堰塘阴沉
早年邻村的小孩淹死后
池边的路也没人走了
整个情景
如同堆置在仓库角落的一段黑白胶片
傍晚时
河沟中零仃的荷灯与星空互照
黄荆丛和马桑树的魅影
在暖风中摇晃
更高的坡地上
零落的柏树一动不动
石包凸起的斜面惨白
有如缓缓移动的鬼脸
傍晚时
升天的鬼魂会从地下某处出来
选择聚气的树脚
或其它与先人们更近的地方
两只烛插出案头
摆好供果水饭
斟满酒
焚香顺便点支烟放在案旁
烧送的纸钱中
先人们的名讳顺序呼叫
魂灵幽幽现出
傍晚时
迷途中的先人陆陆续续地来
形影清晰
附和在游魂之间的闲杂人等
以聚合之势
在旷野中形成压迫
焕散的目光中
铺在堂屋案桌的练叶
飘忽成未可言知的灵气
傍晚时我在河边的树脚摆放香烛
闲逛的路人无精打彩
身后一群练太极的白衣人放着古曲
远处喧嚣中的广场是一大堆披红戴绿的大妈
车流滚滚的城市
就像邻村那个阴气很盛的神婆
她说
七月半
鬼乱窜
0828
梅雨季节
多如蛛丝的头绪中
你看到了绍兴的一天
雨不停地下
绍酒的酒糟味未被湮没
泛潮的衣物
滋生在各种物件上的霉斑
如同人心中生长的恶念
六月,六月阵雨被阴风裹挟
乌云弊日
能响个炸雷不?
噢噢噢噢噢噢噢噢
这莎士比西亚的爵士音乐
六月
多年前的六月
北师大那个穿素白连衣裙的小女孩
就在茨冈的怀中
说了最后一句
坚持
靠我们
很想写成一个故事讲给女儿听
但终于不能做到
一想起就会泪水狂奔
身体像即刻炸响的大器暴雷
哭泣成为必然
哭泣成为必然
想起在雨中嚎哭
被雨水掩饰了悲伤
忍受了这么多的死亡
才会永记那幅画面
想起八六年的广州
墙壁上积满水珠
0604
北望
何继民╲
本名何继民,生于60年代,四川剑阁金仙区马垭人,生于旺苍县,现居成都。曾用笔名:狼狗、白望、黑洞。编辑、发行《第三代人》诗集,是“第三代人”的发起者和诗集的核心编辑。《第三代人》影响广泛,是第三代诗人最早的诗歌文本,也是第三代诗人从朦胧诗人之后站立起来的重要标志,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
往期回顾天读民居书院︱淡若春天:我永远只是一棵树
“揪耳剧”诗电影《蝴蝶和怀孕的子弹》预告片
百年新诗诗事论︱汪剑钊:诗歌的乌鸦时代
百年新诗诗事论︱赵卫峰:诗歌准流派倾向与团体性存在
天读民居书院︱林忠成:三角梅的呐喊
百年新诗诗事论︱道辉:离散乡愁中的“彼岸人”
天读民居书院︱月窗:旷野一再后退
天读民居书院︱安遇:这个名字本来就荒凉
天读民居书院︱叶延滨:希望是未来在前头
天读民居书院第4期︱海男作品
天读民居书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