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发展 >> 正文 >> 正文

急群众之所急丨六枝特区关寨镇龙潭村

来源:龙潭 时间:2024/7/31
北京中科专家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7340799810666638&wfr=spider&for=pc

我叫唐琳,是六枝特区农业农村局派驻关寨镇龙潭村第一书记。年3月,我正式踏上了脱贫攻坚的战场。

时至今日,驻村已近三年。有过初始时群众的不信任,攻坚中建设水路防汛的艰辛,攻坚后群众不同需求的调解等。但我感谢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无悔选择,因为我看到了群众们由衷的笑脸,感受到了百姓无条件的信任。

记得刚到村走访左云飞户时,看到他家生活生产条件之差的状况。当时他家中仅喂养有十几只山羊,偶尔在附近务工,要供5个孩子读书,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元。

了解情况后,我们攻坚组迅速研究帮扶政策,对孩子读书的贫困家庭,因户施策。从发展产业、就业务工、教育帮扶、民政保障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确保不因贫辍学一人。

现如今,左云飞户喂养黑山羊40多只,牛7头,能繁母猪2头,育肥猪7头,此外,左云飞还在公益性岗位务工,并通过选举,让他担任了大田边组的村民小组长。

年9月,左云飞大女儿考取梭戛中学,年,大儿子与公司签订用工合同。现在,他们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又如杨天平户、杨春鹏户、杨天海户,以前只能靠外出务工,勉强能够维持家庭开销。现在,通过合作社带动他们几户发展生猪养殖,迅速致富。

又如周常荣户、周维凯户、李仁秀户等,以前只能靠耕种一亩两分地,饲养些家禽家畜过日子。现在,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他们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并且到基地务工,收入翻倍。

每每想起这一件件为民办的实事好事,我心中的骄傲感、满足感油然而生。这就是作为第一书记的我永远不变的初心。

驻村以来,龙潭村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全村户人,人均收入全部达到年脱贫标准以上。

在年全区在脱贫攻坚“大战天,再战50天”的努力奋斗下,龙潭村实现贫困村出列。在年的补短板、上措施的持续奋斗下,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为建设美丽乡村打下了良好基础。

脱贫攻坚已取得阶段性胜利,在这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更应该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自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永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讲述人唐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聂建云

编辑谢勇勇

编审马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