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赴四川省和重庆市,主要依次考察了成都的黄龙溪古镇、洛带古镇、宽窄巷,崇州的怀远古镇、街子古镇、青城山、阆中古城、重庆的武隆风景区、龚滩古镇、磁器口古街,在此回顾分享。
一、成都黄龙溪古镇
黄龙溪古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区西南部边缘,距成都市区42公里,距双流区34公里、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古镇不仅风光秀丽、环境优美,还是驰名中外的天然影视摄影基地。古镇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树、古庙、古水陆码头、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民俗。
黄龙溪古镇是以原有古镇为依托,以独有的市场环境,相当于成都市郊真正意义上的郊野公园,周末家庭和亲友出游的首选地,古城整体布局依江而建,保持清代呈鱼骨形路网的格局,建筑和街道比较多,民居建筑多为檐廊式,建筑材料多以木制而成,既有古代建筑的韵味,更有现代商业的融合。点睛之处是整个古镇用一条溪流贯穿主街道,闲时作为古镇的景观,暑期成为亲子戏水狂欢的圣地。
古镇的商业模式为免费开放型,没有设置景区门票,结合四川成都的特色美食小吃大做文章,所有古城业态基本全都是围绕“吃”而展开的,所有的商铺都几乎是和吃有关系,四川独有的酱菜、麻辣、粉面、油炸小吃、茶楼等(具体食品项目略),再融合各类互动表演,热闹非凡,满足游客色香味视的惊奇体验之旅。
二、成都洛带(博客)古镇
洛带古镇是一个客家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洛带古镇是一部浓缩了的客家移民史,客家建筑风格属典型明清建筑风格,各殿内圆木撑弓镂雕戏剧场面,卷棚天花中棚和屋脊等,均雕刻了各式龙凤花鸟戏剧人物,造型逼真,精工细雕,十分考究,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风火墙以砖砌,呈半圆形巨壁,高底参差,延绵起伏,犹如两条青龙腾空欲飞。洛带古镇极具历史、建筑、文化、科学价值。饮食为客家菜系列,最著名为九斗碗,酿豆腐,盐焗鸡,还有伤心凉粉、天鹅蛋等知名美食。
洛带古镇地处成都市龙泉驿区,从消费市场角度来说,交通和经济都偏弱的地方,所以镇人气和黄龙溪相比相去甚远,整个洛带古镇是客家移民大迁徙的历史见证,保存了很多客家人的建筑,风俗以及语言。但从旅游角度来说,古镇整个商业营造,客家文化的植入不够明显,反而成了四川文化特点,变成了没有特色,所以人气并不佳,可游览性也不强。古镇的商业业态基本都比较类同,四川及成都的特产和小吃等。
三、街子古镇
崇州街子镇西距成都50公里,坐落于崇州城西北25公里的凤栖山下,毗邻青城后山和九龙山,街子镇东北与都江堰接壤。岷江的支流味江流经地势平缓的街子镇口,形成一泓碧潭--龙潭。古镇水系发达,地下水丰富,石板路两侧及屋前院后,常年清水不断,因而有"川西水乡"之名及"青城后花园“之称。
街子镇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万历四十二年,昔日繁华的古镇只剩下河街子一条街,从那时起,这里便被叫做“街子场",后来在清代和民国的又几经兴废。街子让游客驻足流连的是历诸朝代从风雨飘摇中的青石板路、古老民居和久居住在这里的街子人。
街子古镇整体规模庞大,历朝以来就是昔日繁华的古镇,重要的沿江茶马古道。紧邻都江堰和青城山名胜风景区。同为古镇,街子古镇区别于黄龙溪和洛带的地方,就是真正成为了一个度假型的古镇,能使客人住下来,也同时得益于与都江堰和青城山的旅游线路整合互动,街子古镇的街道规划,园景布局都非常好,商业业态也丰富,所有经营店面估计至少有家以上,特产和特色小吃是古镇的业态主流,古镇内小桥、溪水、牌坊门楼、小品、古城楼建筑,精心搭配,随处可见。古镇内更有不少民宿客栈满足游客的居住,同时也有茶楼梨园戏曲、现代酒吧,卡拉OK等。
四、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是历史古城、三国名城,建筑布局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阆中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向对应,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美食特产有久负盛名的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保宁压酒、松花皮蛋、酸菜豆花面、锭子锅盔、酥锅盔、热凉面(牛肉凉面)、牛羊杂碎面、吊汤扯面、川北凉粉、热凉粉等。
阆中古城,是国家5A级旅游度假区,它独特的地方,既是景区更是城,几千年前就存在的中国四大名城之一,民俗文化和生活底蕴浓厚。阆中古城依嘉陵江而建,古城内各类古建筑都遗存很好,包括县衙,道署、门楼、书院、民居、商铺街道等。正因为阆中古城和县城居民的融入一体,加上外地游客来游览和入住,人气相对比较旺,这和街子古镇有类似。
古城内有很多家客栈,大多都是庭院式的,有不少是清代木质结构的建筑,居民自家开设的家庭客栈。古城内商业街道主要是本地特色产品和美食,如:张飞牛肉、川北凉粉、糊糊牛肉面等。阆中古城相对其他几个古镇,夜生活要丰富很多,晚上出来夜宵和逛街游览的游客非常多,比较多的一项休闲主要是利用本地的特产醋做文章,引申出醋泡脚的服务,满足逛街累了的游客休憩需求。古城江边嘉陵江码头也有游船夜游的项目可以选择,日间还可以选择到周边天宫院,南津关,熊猫乐园等景点游玩。总之,阆中古城是一个值得去的地方,交通也很便捷(设有高铁站),满足吃住行、游购娱的所有特性。
五、重庆龚滩古镇
龚滩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第一历史文化名镇,与贵州省铜仁沿河隔江相邻,是一座具有多年历史的古镇。古镇现存长约三公里的石板街、余堵别具一格的封火墙、多个古朴幽静的四合院、50多座形态各异的吊脚楼、独具地方特色,是国内保存完好且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古镇居于乌江天险的中段,山、水、建筑融为一体,历史上完全因水陆的物资转换而发展,后因水运的衰落而失去繁荣的基础条件。
龚滩古镇是9年复建的一个旅游项目,作为乌江画廊旅游目的地。饮食特色有:乌江鱼、香菌丸子、老蜡肉炒山蕨巴、猪蹄风萝卜、排骨干虹豆、烧白、土鸡炖苕粉、罐海椒、老南瓜绿豆烫、炒绿豆粉、凉豆腐、豆花等,另有藤编、根雕、奇石、花卉、刺绣等工艺品。
龚滩古镇地处重庆酉阳西部,与贵州沿河县相邻,依乌江而复建(老龚滩已经大部分被水埋没),整个古镇背靠山体而见,分层而上,远观非常壮观。龚滩古镇与四川其他古镇都不一样,它是依山而建,一层一层叠起来的,有它自身独有的古镇特点,在古镇行走的时候也是循石板梯分层错落而上下,各街道和建筑的构思搭配很协调,建筑多以石块平整地基,房屋以木结构建筑。古镇的经营定位主打乌江画廊游览,乌江的绿水青山善心悦目,镇内客栈比较多,基本是以亦宿亦商的方式经营,古镇内的特产和小食也大体相当,餐饮主要突出乌江鱼的特色。
六、重庆磁器口古镇
磁器口古镇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嘉陵江畔,始建于宋代,拥有"一江两溪三山四街"的独特地貌,形成天然良港,是嘉陵江边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后万盏明灯"繁盛一时。磁器口古镇蕴含丰富的巴渝文化、宗教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和民间文化,各具特色。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是重庆古城的缩影和象征,被赞誉为"小重庆"。磁器口古镇开发有榨油、抽丝、制糖、捏面人、川戏等传统表演项目和各种传统小吃、茶馆等,每年春节举办的磁器口庙会是最具特色的传统活动,吸引数万市民前往参与。磁器口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每天来自海内外参观、旅游的宾客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特产美食主要有:毛血旺、千张皮、椒盐花生、陈麻花、糍粑、老火锅底料等
磁器口是以前重庆市民日常生活,经商的一个窗口和缩影,如今更是巴渝民俗文化旅游的一张名片,是距重庆主城区最近的古镇景观,是不可多得、古色古香的传统文化历史街区,其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外地游客到重庆必游的地方之一。磁器口依靠强大的客流人气,商业形态很好,各类美食、茶楼、休闲戏曲、特产等让人目不暇接,真正做到人旺财旺。
磁器口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古建,古朴粗犷的巴渝遗风,古风犹存的茶馆、是历史传承的码头文化,还有正气凛然的红岩志士抗战遗址,独具特色的川剧清唱、火龙表演。
以上的古镇都是本人亲自体验,大家可以多多交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