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在杏坛村居的民间传说有许多,最为当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关于龙的故事,而在杏坛所有村居当中,又以龙潭村的“龙文化”最为吸引人。作为佛山市首批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示范村,近年来,龙潭村积极开展古村落活化工作,以“龙文化”为切入点,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活跃乡村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村居的文化内涵,着力打造宜居住、宜休闲、宜旅游的美丽文明村居。
杏坛龙潭村的龙舟文化已经成为当地一张亮丽名片。/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01
多方力量参与擦亮“龙文化”品牌
一年一度的龙潭“龙母诞”龙文化水乡节是顺德不可错过的民俗盛事之一,再过一个多月,上百只来自珠三角各地的龙舟将会齐聚龙潭大涌开启一场水上狂欢,数万名市民也会奔赴龙母庙祈福,龙舟赛、龙舟说唱、万人龙船饭等多项特色文化活动将逐一登场。
最近,龙潭龙母文化协会会长梁剑豪已着手开始各项筹备工作。年,龙潭村专门成立“龙潭龙母文化协会”,发动乡贤建言献策,弘扬龙母文化,深挖龙文化的内涵,发展文化特色活动。“近年来,我们除了办好‘龙母诞’龙文化水乡节之外,还为龙潭‘龙母诞’‘龙船饭’等logo注册了10多个商标,推动龙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擦亮我们的‘龙文化’品牌。”梁剑豪说道。
提起龙潭,总有人说,那里藏龙卧虎,此言非虚。踏入龙潭龙狮馆,满墙的奖状、奖杯、奖牌一下子占据了人的视线。龙母庙龙狮协会常务会长伍国昌说,这些都是龙潭龙母庙龙狮协会近年来参加省、市、区等比赛的“战果”,“近几年,协会不断创新舞龙舞狮教学方式,结合‘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推动龙狮文化传承,成为了杏坛最活跃的龙狮团。”
除了龙母文化和龙狮文化,龙潭还有一样国宝级文化——龙舟文化。龙潭村村民陈振球多年来积极推动龙舟说唱的传承和发展,并于去年成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让龙潭“龙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为了增进年轻一代对于龙舟文化的了解,龙潭村还引入了杏坛镇文化艺术创客协会,连续三年开展百造龙舟系列活动,通过亲子研学、公益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发掘青少年的创作力,进一步丰富龙舟文化的内涵。
02
扩增文化阵地激发村居文化活力
每逢周六、日,龙潭村委会三楼的乒乓球室都会非常热闹,村里的老中青三代在这里以球会友,你来我往,不亦乐乎。早在年,龙潭村就成立了自己的乒乓球协会,多年来,该协会积极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其开展的乒乓球团体邀请赛,每年都会吸引珠三角各地的乒乓球手前来参与,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后来,村里的乒乓球爱好者不断增多,龙潭村委会三楼被改造成村民的公共乒乓球室。“随着村居的文体设施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乒乓球爱好者们每个周末都会聚在一起切磋球技。”龙潭村乒乓球协会副会长梁宝昌说道。
其实,龙潭人既爱动,也爱静,村民中也有不少的书画爱好者。年,龙潭村成立了书画协会,开办青少年书画公益培训班,并且每年举办书画展览,给热爱书画艺术的村民搭建起一个交流展示平台,也为龙文化之乡增添一份书香古韵。
为了增加村民的文化活动空间,近年来,龙潭村结合古村落活化,将龙古路旁边的两座旧建筑改造成村史馆和龙文化基地,其中村史馆的二楼空间还兼具了书画室和社区学堂的功能。另外,今年1月,龙潭村还建成了光南酒厅,打造龙潭振兴乡村文化阵地,成为村中书画爱好者们的一个新聚脚点。
同样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9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