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乌鲁木齐市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早出晚归,全副武装,奔赴疫情最为严重的重医院,对其排放废水开展采样监测,协助疾控系统进行流行病调查,他们就是——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流调小分队。
自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的党员干部主动响应号召、挺身而出,组建起三支流调小分队,奋斗在战“疫”一线,不畏艰难,冲锋在前,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做出重要贡献。
清晨7点半,队员们已经开始忙碌的准备工作,逐一清点防护装备、采样工具、采样记录单、消杀用品,核实采样点位、时间、车辆行驶路线、联络人员,强调工作纪律、技术规范、防护要求、应急措施......为了满足污水排放代表性的要求,9点前,队员们已赶赴各个点位,完成居民用水高峰期的污水采样工作。
完成准备后,流调小分队整装待发
在采样工作中,每一次打开污水井盖,总能闻到一阵恶臭,在通风15分钟后采样人员要利用采样杆将样品瓶探到3-4米深的井内接取生活污水,队员们俯下身子,一手小心翼翼的撑地稳定重心,一手拿着工具调整角度取水,将污水倒至采样管内,顾不上呼出的水汽遮挡了护目镜。来不及休整,队员们整理装备,又匆匆赶赴下一个采样点,自7月中旬以来,他们的足迹已经遍布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只因他们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争分夺秒,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采样,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采样过程中严格落实消杀要求
队员们正在进行采样工作
每天样品交接结束后成了队员们最期待的时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太阳下连续工作让人倍感不适,汗水汇集在护目镜里,流进眼睛,疼得半天睁不开,却要硬撑着看清漆黑井底里的采样瓶。脱去防护服后总能清晰的看到队员们脸上深深的勒痕和满头的汗水,身上的衣服早已湿透……
脱去防护服后,队员们衣服已经湿透
工作结束后队员们满脸勒痕
多次与高危污水直接接触,使采样过程处处存在隐患,随时有感染病毒的风险,但他们重担在肩,不敢松懈,制定了详细的防护消杀方案,从防护服穿脱、人员分工、物品摆放到采样过程中消杀要求,尽力做到安全防护无遗漏,在保障环境安全的路上用坚守和行动诠释责任和担当。
队员惠小忠说:“作为党员干部,这种时候就应该勇于担当,为了乌鲁木齐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就算是龙潭虎穴我也敢闯。”
在疫情突然袭来时,正是因为这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的人,撑起了百姓健康的保护伞,筑牢了防疫的坚固城墙,他们平凡的付出,温暖了一座城!
来源: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编辑上传:乌鲁木齐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