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竹林村,毗邻绍兴市新昌县沙溪镇蔡岙村,因山岭上多竹,古称“富竹林”,亦写成“富竹岭”,后改称“赋竹林”。
从新昌县沙溪镇合溪村至奉化区大堰镇竹林村的公路,因此称为合赋线,也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线。
“赋竹林”,现在简称为“竹林”。
竹林村民以周姓、毛姓居多,另有徐、马、包等姓氏人家和谐共处,村庄历史三百多年。
周氏原居嵊州甘霖,清代雍正年间分迁至沙溪大法洪村,再迁至竹林村,距今年左右。
毛氏始祖在清嘉庆年间从宁波西乡的横街乌岩村分迁而来,距今两百年左右。
村民世居群山连绵之间,世代耕作生息,少与外界往来。
只是到了近几十年来,竹林村和千千万万个山村一村,面临着相同的命运,年轻人都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山中的留守老人越来越少。
曾经热闹的乡村,渐趋落寞。
颖之造访竹林村,主要是想来看看村里的那棵古桂花树。
年,宁波市发布了“十佳古树名木”,其中北仑区白峰街道门浦村的一棵桂花树,并认定为宁波的桂花树王,但是这棵桂花树现在已经死亡。
宁波市东钱湖畔福泉山上有棵年的桂花树,年也已死亡。
那么,宁波市内,幸存的新的桂花树王在哪里呢?
竹林村的桂花树上,年所贴的铭牌显示,树龄年,与村庄的历史基本同龄,见证了村庄的发展变迁。
周围环境空旷,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树体粗壮,看起来比北仑区大碶街道西岙村的千年桂花树和八百年桂花树还要粗壮。
树名:木樨,其实就是桂花树。
杨万里《木犀》诗云:
天将秋气蒸寒馥,月借金波滴小黄。
不会溪堂老居士,更谈桂子是天香。
从竹林村归来,听闻竹林村还有一棵更古老的树,五百年的红豆杉,有机会再去一睹真容。
竹林村西边的山峰是分水岭,岭之西,是远近闻名的三井龙潭,下游真诏江,在沙溪镇合溪村与沙溪相汇,两水相汇,故名合溪村,再下游与雪溪江相汇为黄泽江,再入曹娥江,奔流向海。
岭之东,即为竹林溪,从竹林村穿村而过,下游与县溪相汇于柏坑水库,流地奉化城区,称为县江,再与东江、剡江相汇为奉化江,奔流向海。
从奉化方向前往竹林村,途经石井村,可以顺道游历石井龙潭。
石井村后的山峰,山势蜿蜒如龙身,龙头直抵村口的溪谷,形似一条滚动的游龙。
穿过而过的石井溪,发源于董家岙一带,蜿蜒而来,穿过村庄后,陡然直下石壁二十余仞,飞瀑四溅,形成了高约20米的四层瀑布。
瀑下冲击成潭,如石釜,谓之石井。
据说石井龙潭深达19米,如果属实,如此深度之潭,确实非常罕见。
从石井村至竹林村,再往新昌方向,可以游览相邻的三井龙潭。
新昌县沙溪镇上蔡岙村的山岸自然村至下游的竺家坑村之间的山谷中,连续三个水潭,因此而名三井龙潭。
这里是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远古造山运动中,冰川、流水长期冲刷侵蚀,在峡谷中形成了具有冰臼特征的地理风貌。
石井龙潭、竹林村、三井龙潭,可以并线旅游,穿越于奉化与新昌之间,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的风景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0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