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介绍 >> 正文 >> 正文

长城下的抗日日本特务化妆卖炭翁,伪军机枪

来源:龙潭 时间:2023/3/12
北京湿疹医院哪最好 http://m.39.net/pf/a_9150611.html

怀柔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值得后人铭记!这里不仅发生过日军屠杀中国平民的龙潭惨案,以及大水峪村204名壮丁被抓后成寡妇村的悲惨历史,更发生过著名的沙峪战斗,这场战斗打响了“平北抗日第一枪”。

龙潭惨案发生地,位于神堂峪风景区

龙潭惨案的发生地位于怀柔区燕栖镇神堂峪自然风景区内。然而,就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曾发生过一场惨绝人寰的龙潭惨案,14名无辜百姓被侵华日军残杀。

龙潭惨案的发生地现在已经建起了一座龙潭惨案纪念碑,并成为团市委和团区委挂牌命名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日伪特务装成买炭人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帮助下,找到了那场惨案的幸存者李福生,当时他年仅7岁。李福生向记者悲愤地讲述了当年这场惨案的过程。“当时日军在华北地区实施‘三光’政策,日军、伪满、汉奸、特务经常在这里活动,我们整天生活在惶恐中。”李大爷介绍,他们极力控制游击队的活动,怕百姓们和游击队有联系,对百姓管得很紧,还在靠神堂峪的南梁设一关卡,专门控制老百姓。

“有一个特务杨德泽,化装成买炭的,他经常往南驮炭,目的就是打探情况,看百姓都住在哪。”李福生回忆说,当时他家和大伯、叔叔三家住在五道河西沟一个偏僻的小沟里,自搭草窝棚住着,在山上开荒、种地、采野果,艰难地度日,还以为自己住得很隐蔽了,但最终也没逃过特务杨德泽的眼线。“这个特务第一次路过我家,我正在院子里喂马,父亲、母亲也呆在家里。杨德泽进了院问:‘你们这用不用粮食呀?’父亲说:‘用,你能弄?’‘我是卖粮食的。’又过了两天,杨德泽给买来30斤棒子粒放到家里。但没想到,他第三次来就是直接来骗我们了。”

敌人用枪托抡我们跪下

1945年3月27日,天刚刚亮,男人们准备上山劳作,女人们正烧火做饭,孩子们还在睡梦中,日本兵、伪军等上百人就摸进了山沟。特务杨德泽带着七八个伪军和一个日本兵,第三次到了李福生家,当时,李福生的母亲由于腿受湿潮正长疮,腿脚不好。

“我的叔叔从山上捡杏叶回来,见满院子的敌人,他往河边返,敌人看到了他的背影,就追过去,他立刻蹲到坝根下,敌人没看见。没搜着就又返回院子。大伯听到有人喊‘敌人来了’,就跑到河边,但没跑掉。”后来,李福生就和父亲母亲被敌人赶到了龙潭,那里已经聚集了20多个人。“敌人喊‘跪下、跪下’,我们虽然手无寸铁,但都站着,后来敌人就用枪托抡我们,逼迫我们跪倒在地。”

伪军机枪手救了部分人

李福生介绍,一般说来,这种残酷的杀戮是很难逃脱的,但敌人的机枪手是个伪军,他救了部分百姓。

李福生说,那个敌人的机枪手在石头上架起了机枪,距离百姓二十几米。“我后来知道这个机枪手叫冯吉,当时他站起来对翻译官说:‘我要喝点水。’就走到人群的后面的泉眼处,小声地对我们说:‘等我一会开枪时,你们就赶紧趴下。’然后他假意喝了点水,回到架机枪的地方。”

李福生回忆说,冯吉第一次扫射,把枪口抬得太高,子弹全打到人群后面的山崖上,一个人也没死。“两个日本兵发怒了,就给了他一枪把子,还踹了他两脚。第二次扫射,听见冯吉说话的全都躺下装死了,死了大约十多人。”

14名百姓当场被屠杀

敌人扫射完就匆匆离去了,按李福生的猜测,是因为这里是共产党的游击区,日伪军怕枪声引来游击队。但没想到,一位装死的母亲把孩子压在身底,用奶头堵住孩子的嘴,敌人走了后,她一松手,孩子就哭出了声。走在最后的一个伪军说:“还有活着的。”于是敌人又返回来,用步枪在人群中补了几枪,又打死了几个。

据史料记载,龙潭惨案被抓住的群众有24人,其中当场打死14人,后来还有受重伤的也由于医疗条件差相继死去数人。

沙峪战斗纪念碑,见证八路军英勇战斗

矗立于怀柔区渤海镇沙峪东山嘴的沙峪战斗纪念碑,象牙白的墓碑在青山翠柏的簇拥之下,显得庄重而神圣。几位前来参观的游客脸上有些凝重,似乎被这种神圣所感染,墓碑前摆放着鲜花和挽联。

在当地杨女士的帮助下,找到了当年目睹过沙峪战斗的程继坦老人,他讲述了英雄纪念碑背后那段感人的历史。“1938年6月,由宋时轮、邓华领导的八路军第四纵队从平西斋堂挺进冀东。6月10日夜,部队来到怀柔西北的兴隆城、南冶一带。11日凌晨,一举打掉了沙峪伪警察所。又得知日本华北派遣军阪垣师团,一个中队已从怀柔县出发增援四海,四纵队立即命令,三十一大队在沙峪东山嘴设伏,于上午11点钟打响战斗。”

平北抗日第一枪

程继坦当年才15岁,当时并没有参与战斗,但他家就住在沙峪村,对战斗情景非常清楚。“战斗很残酷啊,经过了4个多小时激战。因为这个中队是老兵,非常有战斗经验,所以我们的战斗也很艰苦,双方的伤亡都很大,直到下午4点左右,我们的部队才最终取得胜利。”这次战斗全歼日军120余人,缴获步枪80多支、轻机枪三挺、掷弹筒三个。

但八路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四纵队参谋长李钟奇负伤,三十一大队党支部书记郑良武英勇牺牲。这是怀柔县抗日战争的第一个胜仗,后来被称为“平北抗日第一枪”。

大水峪村,青年男子全被日寇抓走

位于长城脚下的大水峪村,如今是怀柔一个小有名气的民俗旅游村。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因为日军的暴行,这个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寡妇村”。

亲身经历过被抓壮丁的赵久洲老人说,1941年10月13日,大水峪村受到日本人的扫荡,把村里的男女老幼全部掠到街上,百般恐吓、凌辱,最后将全村204名青壮年男子全部逮走,大水峪村当年有二百八九十户人家,被抓204人后几乎十室九空,只剩下了妇女和老幼病残者,大水峪村从此成了“寡妇村”。这204人中,其中128人被送到东北的监狱里干苦力,抗战结束,仅有21人生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