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播,许多人知道了陈延年、陈乔年为革命壮烈牺牲的事迹,知道了安徽合肥那条短短的“延乔路”,知道了“延乔路”旁还有一条“集贤路”,也知道了这些路都通往——“繁华大道”,还知道了他们牺牲在旧上海的龙华刑场。
昔日的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已经成为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的一部分,纪念馆基本陈列《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陈列》集中展示了位与上海紧密相关的,为中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英烈事迹。当初,这群热血青年在黑暗中寻找心中的灯塔和航道;如今,龙华烈士纪念馆讲述英烈的故事,为当今的少年指引精神的前程。
近日,龙华烈士纪念馆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听、耳朵里的博物馆联合制作播出的系列音频故事《龙华英烈小讲堂》和儿童声音剧《龙华千古仰高风》已经全面上线。两个专辑基于龙华烈士纪念馆展陈内容,主要面向少年儿童群体,结合该群体的学习和认知特点,以声音作为主要呈现载体,通过音频小故事和声音广播剧的特色展现形式,为少年儿童群体讲述龙华英烈的故事,进一步拓展龙华烈士纪念馆在社会公众中的认知,让更广泛的少年儿童群体从龙华英烈的故事中感受红色信仰的强大生命力。
节目以龙华英烈作为故事核心,聚焦他们的青少年时期,通过声音的演绎,引领少年儿童回到烈士生活和斗争的时代,感受他们在面临人生道路选择时的坚定、勇敢和奋进,指引当代少年对理想信念的追寻。
音频小故事《龙华英烈小讲堂》共20集,遴选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英雄事迹,以人物故事作为主要线索创作龙华英烈小故事,每集5分钟;儿童声音剧《龙华千古仰高风》共8集,以龙华英烈为原型,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艺术创作,每集10分钟。
《龙华英烈小讲堂》目的是突出英雄的情感与精神,同时总结讲述英烈精神的内涵与外延,突出党史教育的部分,让孩子有更加集中的认识和理解;《龙华千古仰高风》剧情性强,在剧中情节的选择方面,聚焦烈士人生道路选择的关键时刻,突出展现烈士的情感与精神,为孩子创造更多代入感;在语言风格的表现方面,注意贴合少年儿童的认知和理解水平,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在艺术效果的呈现方面,运用多人称视角的转化,环境声音的配合等方式,营造烈士生活与战斗的真实场景,音效和声音层次丰富。创作思路每集间相互独立,以时间为暗线贯穿,均可提炼出关键词和导语,以利于青少年更好地去感悟。
除了因《觉醒年代》而被广泛认知的延年、乔年,这组音频节目中,我们能听到不少耳熟能详的名字:“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的蔡和森,“骨头烧成灰还是共产党员”的邓中夏,“烈士文人两得之”的瞿秋白、炎凉世态中热烈似火的赵世炎,“如果爱国有罪,我愿终身坐牢”的邹韬奋,“亦工亦农建奇功,血洒龙华落泥红”的罗亦农、“开创中华妇女事,乾坤日夜唱东风”的中共中央第一任妇女部长向警予,“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女游击队长李林,“留得豪情作楚囚”的恽代英,“生为民主斗士,死为民主之神”的李公朴,以三份遗书彰显赤子之心的工人运动杰出领袖王孝和,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之一何孟雄与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的英雄恋歌感人肺腑,红色特工钱壮飞“龙潭虎穴显身手,惊涛骇浪挽危局”,李白“电波永不逝,生死两坦然”的无畏精神动人心魄,为新中国建设“甘愿做一颗铺路的石子”的科学家彭加木传奇故事扣人心弦。
龙华英烈的事迹,通过文学作品的表现,在少儿及家长群体中有一定认知,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对今天孩子们的性格培养、精神塑造等都有着宝贵的学习意义。《龙华英烈小讲堂》和《龙华千古仰高风》,让更多孩子振奋:在与历史的对话中,感受信仰的力量。
★
国家兴亡重,几人怜己身。一代人的信仰、一代人的牺牲、一代人的热血、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前仆后继,奋不顾身。《龙华英烈小讲堂》和《龙华千古仰高风》,让更多孩子记得:那些革命者,那些先驱者,曾一脚踏在黑暗处,一脚踏在光明处,是他们站在黑暗与光明的交锋的地方,甘愿将自身化为火焰,照亮后来人的路。英烈们用短暂的生命燃尽了青春、理想和信念,他们,永远是少年。
少年不单单是人生旅途的一个站点,更是一个转折点。没有谁可以置身于历史之外,也没有谁可以超脱于历史之上。
我们生活在百年间最好的时月之中,我们享受着先烈披荆斩棘成就的幸福。一代人,当有一代人的责任。《龙华英烈小讲堂》和《龙华千古仰高风》,让更多孩子担当:让历史的记忆化作奋进的力量,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谱系。
★
音频故事《龙华英烈小讲堂》和广播剧《龙华千古仰高风》均已上线
打开“云听”APP,搜索“龙华英烈小讲堂”敬请收听
社教部供稿供图
研究室审核
融媒体工作部编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