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旗街道位于安顺镇宁自治县西北面,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个自然村寨,个村民小组,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主要居住有汉、布依、苗、仡佬等民族共4.6万余人。
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丁旗街道从严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助力高质量发展,绘就了生态发展的美好新篇章。
依托党建引领,激活产业动能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据丁旗街道党工委书记唐林同志介绍,丁旗街道紧紧围绕“组织健全、活动经常、队伍过硬、保障到位、作用突出”5个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建引领,工业强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紧围绕工业强办的发展思路,重点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开展招商引资等方面下功夫。丁旗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喻江同志告诉记者,现丁旗工业发展有:贵州红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顺市首家上市公司)、晨春石业(亚洲最大的单体石材加工企业)、天韵石尚(世界强中国水电九局)、西南国际生态石材博览交易中心、红星山海生物、大唐光伏发电、欣辰天然气、污水处理厂等。在建项目有:隆欣达精细化工企业,占地亩,一期投入10.9亿元,是集科研、生产、经营新材料、年产吨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的高科技企业;正威集团项目,总投资亿元,规划用地亩,主要以石材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的中国西部高科技材料产业基地。
党建引领,农业固办。据丁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碧辉同志介绍,年以来,丁旗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党工委带动,党支部引领、企业和生产大户带头作用,凝聚发展合力,助力农民增产增收,实现农业提质增效。一是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以包寨艳红桃种植基地为核心,辐射桂家湖村、金鸡村、桃源村、和谐村、官寨村的经果林种植产业带,该区域种植艳红桃、红不软桃2余亩。二是充分利用光照等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塘堡村、庆和村、龙潭村、马道子村、平安村为核心种植小黄姜、西红柿、西瓜、地萝卜、有机蔬菜等高效经济作物余亩。三是引进特色农业,不断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年丁旗街道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辖区马道子及新房村实施海花草种植亩,为街道的农业特色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四是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聚焦产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丁旗粮油加工企业上规入统,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成了山里香生态农业、张老七肉制品食品加工两个企业的上规入统。五是建设完成总投资3亿元、能繁母猪1.5万头,年产仔猪40万余头的德康养猪场,进一步提升农业产业质量效益。
坚持党管人才,实施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丁旗街道着眼未来需求,通过“多方聚才、悉心育才”,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聚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动力引擎。丁旗街道组织委员黄静同志告诉记者,街道现有党支部26个,党员名,预计实施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行动计划”和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方案后,3年内发展新党员数人,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65.73%,学历达到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44.75%,党员队伍质量不断提升;丁旗辖区内企业众多,涉及生产经营范围广泛,吸引大量专业人才聚集。街道以此为契机,充分发挥辖区内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建立帮带机制,形成专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的新模式,为村(社区)党组织和各企业牵线搭桥,组织开展技能培训会和技术指导帮扶。街道幸福村与西南石材城结成“帮扶对子”,由村合作社组建园林绿化队,石材城专业人员帮助村民培训园林绿化知识与技能,培训合格后,石材城与绿化队签订园林绿化每年50万元的外包协议,不仅为幸福村培育了一批有专业特长的“乡土人才”,还进一步壮大了幸福村的集体经济,辖区人才资源得以盘活。
强化组织领导,绘就生态新篇章
丁旗街道充分挖掘生态优势资源,坚持“党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强化组织领导把生态发展和绿色旅游相结合。据丁旗街道组织委员黄静同志介绍,丁旗街道把基层党组织作用发挥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不断建强基层组织、推进乡村治理,蓄势赋能、夯基固本、凝聚合力,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推进宜居乡村创建。党员干部带头垂范,聚焦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以自然村为单位,规范设置党员示范岗、划分党员责任区,落实林长制、田长制、河长制,引导群众全面参与村庄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秸秆禁烧、河道清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振兴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年以来,丁旗街道持续引导村民增强清洁卫生文明意识,累计余人次参与到宜居乡村创建活动中,累计清运垃圾余吨,清理河道公里,清理沟塘82个,清理畜禽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吨,建成房前屋后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等59处。
“党建+生态旅游”,汇聚生态旅游发展新动能。一是立足资源禀赋,强化创新驱动。依托辖区马鞍山现有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文化旅游业态,带动产业发展。马鞍山景区建设有村史馆、历史陈列馆、平方米合作社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区、山体公园、生态餐厅等,马鞍山景区充分整合生态资源与红色资源的功能,把党史学习教育与红色旅游相结合,为广大党员提供党史学习教育等综合服务,把马鞍山景区打造成为沉浸式互动体验的课堂。同时,马鞍山社区作为市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示范点,新建房车露营基地,实现了马鞍山红色文化旅游的多方位发展。二是盘活闲置低效资源,助力旅游新生态。辖区塘堡村雨桥上寨交通便利,毗邻高荡村景区,自然风光优美、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民居历史风貌,现拟与黄果树开发旅游有限公司进行民宿开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王成宇
编辑刘思博
二审李劼
三审闵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