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龙潭
文/大方无隅
济南是一座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济南令人羡慕。这次又在料峭的春寒中来济南小住,早早的起来,去了一趟不远处的五龙潭。
从东门进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龙喷水的雕塑,水声隆隆,威仪万千!
五龙潭与有天下第一泉美誉的趵突泉风景区相临,泉群中的五龙潭、月牙泉、古温泉、天镜泉等,都在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列。
五龙潭的历史十分悠久,相传此处因一夜雷雨,溃陷成渊。自金元开始,潭边就建了五龙堂祭祀五方龙神,当年所筑的五龙坛用来祈雨,潭水也从那时候开始称为了五龙潭。
树的影子清晰地倒映在泉水之上,漂亮的鱼儿在清浅的水中自由地遨游,想起了《陋室铭》当中的那句话,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更何况此处传说有五龙在渊呢!
这五龙潭吸引我的,除了泉水,更因为秦琼祠。秦琼是隋末唐初的名将,地道的济南人,他每每作为唐军的先锋鏖战,所向披靡,也是一位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好汉。据说秦琼的旧宅就在这五龙潭,而现在这里已经有一处辟为祠堂的建筑,成为了凭吊这位山东好汉的极佳所在。进入五龙潭公园,我便寻迹而至,去探访我少年时崇拜的好汉。
秦琼祠的正门前有一处照壁,影壁墙上是双马浮雕,用高浮雕的手法刻画了两匹秦琼的坐骑,一匹为大家熟悉的的黄骠马,另外一匹马则是忽雷驳,我查阅了《酉阳杂俎.语资》中的记载,权记于此。“唐秦叔宝所乘马号忽雷驳,常饮于酒。每于月中试,能竖越三领黑毡。及胡国公卒,嘶鸣不食而死”。
影壁上刻着济南文史专家荣斌先生所作古诗咏赞这两匹骏马。题忽雷驳诗为:金镫银鞍骋沙场,痛饮醇醪意气昂。悲嘶长随壮士去,留得美名天下扬。
写给黄骠马诗文为:奋蹄追风透骨龙,一任壮士横戈行。梨园传唱留佳话,自古良骥伴英雄。这“透骨龙”是黄骠马别名,戏曲《秦琼卖马》中的马即是此马,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马还有一个名字叫做铅顶甘草黄。
祠堂的门楣上写有“秦琼祠”三个大字,门两旁的楹联为:为通百战术,气作万夫雄,是康有为的手笔。
祠堂的门前并没有镇守的石狮,作为武将的秦琼自己就是北方年画中的门神,自然无需其他神兽庇佑。与众不同的是大门两侧一边有一块上马石。上马石除了是宅第等级的划分标准,更是因为主人上马时真的离不开它,登上上马石的两步台阶,就可以轻易地脚登马蹬、骑上马背出行了。门前的上马石通常有两块,一块是供主人出行时登高上马用的,另一块是供主人归来时下马用的,大家都喜欢讨个口彩,不喜欢用下马这个词,于是这两块石头就都成了上马石。
秦琼祠整组建筑为北方典型的四合院规制,总体格局为正殿、东廊、西亭廊及大门,大门外便是那座影壁与建筑呼应并围合成相对独立的一个小广场。
四合院内的建筑,有着明显的唐风遗韵。建筑气势宏伟,严整开朗。殿堂形体俊美又庄重大方,整齐又不显呆板,古朴而充满活力,虽为新建,却也是唐朝时代精神的很好体现。
庭院中有一座铜鼎,铜鼎高过我的头顶,鼎腹上铸有“忠、孝、义、勇、信”五个大字,恰如其分的展示了秦书宝的的美德。
庭院的东廊的楹联上是欧阳中石先生写下的“历下显扬男儿志,昭陵长驻英烈魂”,而匾额上“望隆桑梓”的字是郭沫若先生题写的。
正中大殿门楣上悬挂“义薄云天”四个大字,门柱上楹联为:黄骠铜锏隋唐业;大义精忠海岱魂。我驻足在早春的清晨,整个庭院没有其他人,这样的时候更容易让人陷入沉思,我仿佛听得见那渐去渐远的马蹄声。
殿内是秦琼身披戎装的塑像,将军手持令节,顶盔贯甲,仪态威严庄重,让人肃然起敬。殿闪的联语很朴实,
上联为:民间传说为朋友插刀两肋忠义搏九天四海皆仰秦叔宝;下联为:历史记载擒敌酋樱降二百次血出数斛三军皆服胡国公,横批是虞世南笔体的英风永存。
正殿两侧的墙上都画有极其精美的壁画,描述了秦书宝一生当中的故事。
壁画的前边是兵器架子,上面陈列着刀枪剑击斧钺钩叉等十八般兵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喜欢看的那些章回小说,《隋唐演义》当中各位好汉都有个排名,手中的兵器也各不相同,李元霸用的是擂鼓瓮金锤,宇文成都的是凤翅镏金镋,裴元庆的八棱梅花亮银锤,雄阔海熟铜棍,伍云召的红缨亮银枪,罗成用的是五钩神飞亮银枪,秦琼用的则是四棱金装熟铜锏,我现在特别佩服那些评书艺人,每一种看似平凡的兵器都被赋予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那些改朝换代的历史,伴随着这些兵器的名字,铭刻进岁月的深处。
四棱金装锏也陈列在这里,我记得评书里的秦书宝除了用双锏,也会用那著名的金纂提炉枪。如今秦琼的杀手锏和罗成的回马枪都成了汉语当中大家熟知的词汇,这也是那个年代留给我们的文化传承。
秦叔宝和尉迟敬德,后来变成了我们的门神,我可以从橱窗里陈列的剪纸和木版年画当中,看到他们威武的形象。
关于秦琼的一些著名的故事也陈列在这里,我们可以在瞬间走进那鼓角争鸣的前朝旧事里。
庭院一侧的廊道中,也有许多的碑刻,可以让人来此怀古。
山门内立有石刻《唐胡国公秦叔宝像》,因玻璃反光,看的不甚清楚。
山门西墙下的石碑,刻的是《旧唐书》当中的《秦叔宝传》。
清晨的济南,有些清冷,我自己一个人来到这有一些古意的地方,置身于这些亭台楼阁,也流连于那些逝去的岁月。历史就在这样的斗转星移当中被一字一句一页一页一页地写成,或波澜壮阔或宠辱不惊。
济南的历史就流淌在泉水的脉络里。济南的泉水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即便天在冷,这里的泉水也是有温度的。在清晨的寒气当中,我可以看到水面氤氲的雾气,那是温热的水蒸发出来的,水气在水面上弥漫开去,如梦似幻。
清冽的泉水,从石头上汩汩滔滔的流过,如唐诗宋词一般流过我的心头。
泉水中是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的鱼儿,
泉水边正有人取水,生活在济南,特别是生活在泉水边上的人,真的是幸福,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过上这种汲泉烹茶的生活,如仙人般惬意。
我从水潭边经过的时候,或许是我的脚步声有了一些惊扰,一直尚未长成的水鸭噗噗愣愣的蹿出水面,水面泛起了一圈一圈的涟漪。虽然心中有许多的愧疚,愧疚于这种惊扰,但这样的画面却让这个宁静的清晨增添了许多的颜色,变得生机盎然起来。
五龙潭公园的里边还有一处名士阁,名士阁临泉临潭而建,水边的石碑上刻着四个大字,正是“近水楼台”,
阁北有潭西泉,泉边的亭子恰恰以“得月”命名,得月亭的联语是:说文四家君其一;历下群泉此第三。
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我想此处便是正宗。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很难想象在这么冷的时节,迎春花儿居然开了。近水楼台先得月,还有下一句,那便是"向阳花木易为春",而在五龙潭,在温热的泉水边上,应该说是"临泉花木易为春"更为贴切些吧!
五龙潭是济南四大泉群之一,建园风格兼具南北精华,以潭池溪港,质朴野逸为水景园林之要。我走过树影凌波,鸣禽啾啾,也走过荇藻漂摇,锦麟游泳,恍若在仙境游历。
五龙潭公园当中,还有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旧居,
我在书法家曾经居住的小院儿当中驻足,寻找那些间架结构当中的乐趣。
在鱼乐池畔的长廊当中,我见一位老者静静地端坐,这是一种令人羡慕的状态。廊凭翠障龙凭雨,石伴青松岛伴花,我静静的凝视长廊上的对联,心里默默的在想,人们可以在时光里心安理得,靠着便是这样的一份平常心吧!
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精彩都隐匿在城市的似水流年里。在不同的城市,在平凡的旅程中,在某一个清闲的早上,选一处幽静的所在,正如这济南的五龙潭,你可以独占满目的风景,云影天光滤去了纷扰。这时宜怀一份闲心,临清风林泉,发怀古幽思,让自己暂离红尘的喧嚣。
.02.15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齐鲁壹点客户端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