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优势 >> 正文 >> 正文

文昌阁片区的历史文化遗迹访古湖湘

来源:龙潭 时间:2023/2/15
白癜风的治疗与控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08/5913688.html

文昌阁片区的历史文化遗迹

长沙市开福区已启动湘雅路街道文昌阁片区的有机更新改造。文昌阁片区还包括十间头和工农街两条主要街巷。这一片区虽在老城区城墙之外,但历史底蕴十分深厚,有十余处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历史遗址,分别介绍如下。

一、文昌阁花厅。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文昌阁巷。文昌阁亦为街名,南起湘雅路,北止十间头,为曲尺形街巷,系明代长沙县学宫所在地。在曲尺形街巷的拐角处尚存文昌阁遗迹。正殿为青砖墙,灰瓦顶,长沙轻工研究所占用。后殿为房产部门所有,改建为租住房。后侧还有一栋木结构二层民房,墙侧嵌清同治十一年()石碑,碑文有“文昌古阁咸丰壬子毁于兵火,经士绅倡捐修复”云云。

文昌阁花厅遗迹

文昌阁为学宫的祭祀建筑,供奉文昌帝君。文昌阁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明末毁于兵。清初学宫迁走后,文昌阁仍予保留,屡毁屡建,祭祀功能未减。文昌本为星名,是古代对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星相家认为它是主大贵的吉星,后被道教尊为主宰功名、禄位的神。中国第一座文昌阁位于四川梓潼县七曲山,建于晋代,始称张神庙,唐宋时逐步扩大,宋绍兴十六年()朝廷降旨按王宫规格扩建。元代,文昌星与四川梓潼神张亚子合而为一,称文昌帝君,成为主宰天下文教之神。曾国藩题文昌阁联云:

垂训意无穷,烁古炳今,总不外纲常名教;

读书期有用,居仁由义,岂徒在科第文章。

文昌阁又叫文星阁,明吉王之弟朱禹山作有《长沙文星阁记》,全文如下:

梓潼君者,始祀于蜀郡,蜀有梓潼县因名焉。自僖宗幸封神,为左丞相。元祐二年加封“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帝君”,文昌之称此始。愚谓神之出处,详载夫《道藏》有称《大洞经》者,杂集于《三十六部》之中。然而吾儒不以为异者,良以神之聪明正直,能知吾五伦之道而加祐焉。是虽托迹元风而能耀功圣化,岂可以诸神概视之哉,故文雅者流咸加重焉。是虽托迹玄风,而能耀功圣化,岂可以诸神概视之哉,故文雅者流咸加重焉。且夫异类鬼神,齐民趋之,惟惧不前。君子临之,视同俑人,矧肯折腰乎。由至圣先师外而独折腰,于是神者匪邀福也。缘夫能崇大伦,不逐异端故耳。君子宁忍不以正道事之耶?虽然神之昌文也,料不滥及必昌贤者,不昌不肖者。士必求无忝于生,无愧于神。为国家昌景运,为庠序昌文教,自昌其德,以静俟乎神之默昌而后可也。不然则近夫齐民之邀福而已,岂能副诸公额文星而状神室之深意哉。敬笔之,以谂多士。

二、医院早期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湘雅路两厢,含门诊大楼、小礼堂、外籍教师楼、医院办公楼。

年美国建筑师墨菲医院建筑设计方案

医院门诊大楼原名病栋大楼,由美国建筑师黑菲设计,今保存完好。清光绪三十二年()美国雅礼协会医师胡美医院,医院。年成为湘雅医医院,随即改名医院。年在今址建成三层病栋大楼及附属建筑。年,医院将原三层的病栋大楼加高为四层,高21米,另在病栋楼西面加建一栋四层病室,与原建筑相连。组成马蹄型布局,整座建筑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四周红砖青水外墙,顶面以钢筋混凝土紧固,人字歇山屋顶,五处挑檐靴头爪角,上饰回纹收尾,盖栗色筒瓦,谷黄色正脊。室内为水磨石地面,楼梯嵌铜防滑条,大理石台度,墙面粉白色石膏。建筑在采用西方先进的建筑构图的同时,通过局部点缀中国传统式的小构件、纹样、线脚等。

医院门诊大楼老照片

年4月,湘雅医学院的前身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新校舍在麻园岭动工兴建,年初该校即从潮宗街搬进了新校舍。年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

湘雅医学院外籍教师楼

今湘雅路湘雅医学院老校园内尚存20世纪二三十年年代所建外籍教师楼、办公楼、小礼堂等老建筑,一色的红砖清水墙,融入了浓厚的美式建筑元素。—年雅礼大学建成一栋供教职人员居住的二层红砖清水墙别墅,由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即今日湘雅医学院外籍教师楼。别墅坐西朝东,两坡屋顶,盖栗色琉璃筒瓦,木楼梯、木地板,下有架空防潮层,门窗木工雕饰精美,房内设有壁炉。

湘雅医学院小礼堂

30年代后又修建了校长办公楼和小礼堂,均为中西合璧式红砖清水墙建筑。校长办公楼两层,对称式布局,两侧楼房突出,中部面阔五间为内进外廊结构,医院湘雅分院驻地。小礼堂曾遭日机炸毁,年修复。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南北立面外观为两层,内部观众席一层,东部靠近舞台处设地下一层,单檐歇山顶,翘角飞檐,正面6个斗拱,盖黄色琉璃筒瓦。

三、民国名人公馆群

(一)任邦柱公馆。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十间头72号是汨罗任氏家族的公馆,原房主为任邦柱。任邦柱系任理卿的堂兄,亦即任弼时的堂叔。任邦柱公馆为一栋两层青砖楼房,内部房间为纯木结构,今为长房集团直属公房。石库门院内三角形天井留存一口古井,与附近的鸳鸯井为同一泉脉,至今水质清澈。

十间头任邦柱公馆

任邦柱(—),字佩锟,著名教育家,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毕业。先后执教于长沙市各公私立中学及湖南大学预科班,因教育有方,深得学生爱戴,公馆里常聚满前来求教的学生。任邦柱为广益中学(湖南师大附中前身)校董会董事。“马日事变”后,长沙各中学皆被迫停办。在劫难之际他被推为该校校长。他毅然辞去高薪职务,毁家办学,为复兴广益中学鞠躬尽瘁。何键曾提出以10万银元赠给广益,换取广益董事长之名,被他断然拒绝。在任邦柱的苦心经营下,年全省第三届毕业会考高、初中第一名皆为广益学生夺取。体育方面,广益篮球队“名震三湘”。年学校30周年校庆时,省政府以“办学有方”发给广益奖金1万元。“要学习,进广益”的谚语在社会上广为流传。

尤其令人敬佩的是,任邦柱把他的侄儿任自立也拉到了广益。年,年方二十四的任自立以优异的成绩从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又入北大物理研究院深造,于年毕业。同年底,他接到叔父任邦柱从长沙十间头公馆寄来的信,邀他来广益任教。任自立本来有机会再出国深造,但他为了振兴家乡的教育事业,毅然回到了长沙。初来长沙时他即住在任邦柱公馆。年任邦柱去世后,任自立接下叔父的重担,艰难地经营着广益。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广益中学为避战乱,于年迁到离长沙公里之遥的常宁县柏坊镇尹家祠堂。当时学校工作便由教务主任任自立全面负责。任自立还兼任39班班主任,培养岀了朱镕基等一批优秀学生。在湖南省第二次全省中学会考中,任自立的学生朱镕基考得了全省初中部第一名。任自立所教的学生中,除朱镕基外,还有许多少年有大志者。诸如任俨、朱干民、周继溪、劳特夫、沈立人等,后来都成为有名的人物。

(二)单先麟公馆。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十间头68号“竹益堂”,与72号任邦柱公馆相毗邻,亦为汨罗任氏家族的公馆。原房主为任理卿。任理卿(—),任弼时的叔父,著名纺织专家,曾任上海恒丰纱厂厂长,年后任纺织部司长等职。相传建筑为美国设计师墨菲设计,建于年,中西合璧风格,四角各有一突出的阁楼,石库大门弧形门头上雕饰有中式浮雕。年任理卿将此公馆赠予单先麟、任培辰(任弼时之妹)夫妇。单先麟将其命名为竹益堂。

十间头单先麟公馆

书法家史穆题写门联曰:

竹因虚受益;

松以静延年。

单先麟(—),湖南省平江县人。大革命时单先麟就是当地儿童团团长。马日事变后,举家迁往长沙,先后在协均中学、大麓中学、广雅中学就读。年到湖南国术训练所师范班求学,练就一身好功夫,并自学了中医。毕业后派回平江任国术馆馆长。同年单先麟与任弼时的妹妹任培辰结婚,成了十间头公馆的新主人。年,日本逼近长沙,单先麟走上了抗日的道路,进入陆军军官学校长沙分校第二期学员班学习。随后辗转安仁、湘阴、耒阳等地从事抗日活动,任过陆军第九十五师技术教官兼中医师。

年单先麟出任平江县警察局局长兼保安大队大队长。年平江沦陷后,单率警察大队坚持抗战,开展游击战。同年12月,率部在浯口乡伏击日军,击毙日军指挥官小林兴吉祥少佐部队长及以下官兵30余人,缴获日军轻机枪一挺、步枪30余支,获得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传令嘉奖,记大功一次。年2月,平江国民自卫警察大队已由余人发展到了0余人。单率部乘胜追击,一举收复县城。同年6月单先麟任平江县县长兼自卫团司令,曾掩护八路军南下支队顺利通过平江。同年秋被迫离开平江偕妻潜往上海。

年元月,单先麟夫妇绕道香港到达北京,受到中共中央统战部秘书长童小鹏的热情接待。年元月回长沙,在自家公馆开设竹益堂诊所。年单先麟任湖南省政府参事室参事,被选为湖南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年,以80高龄创办“长沙红十字会中医门诊部”,为当地居民解除病苦。

年,单先麟的妻子任培辰因病去世,临终前她拉着当时在单家做保姆的单貌丽的手说:“好好照顾老单。”单貌丽自19岁起,就在竹益堂里一直默默照顾着单老,那年已43岁。年,比单先麟小54岁的单貌丽成为单老的第二任妻子和唯一的中医徒弟,与之陪伴终生。

4年90高龄的单先麟与后任妻子单貌丽合影

年,97岁高龄的单先麟仙逝,楹联家伏家芬挽联曰:

黄埔从戎,平江抗敌,济世不惜身,爱国爱民,鲁殿灵光崇百载;

中道业医,暮年参政,砭针惊薄俗,仁心仁术,京师慰勉足千秋。

(三)孙常钧公馆。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十间头特种灯泡厂对面一栋废品仓库背后隐藏着一栋老式楼房,今已无人居住,部分木楼梯、木楼板已经腐朽,但外形仍十分完整和气派,显示出主人不寻常的身份。公馆为二层洋房,红砖清水墙,预制大瓦,有前后庭院,二楼有天桥式走廊通往两侧的附楼。这处公馆被文物部门认定为民国时期孙常钧将军公馆,并定性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十间头孙常钧公馆

孙常钧(—),号敬业,长沙人。年湖南讲武堂毕业后,入湘军第1纵队,参与护国战争。年秋入广东西江陆海军讲武堂学习,同年11月由程潜介绍加入国民党。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11月军校毕业后任教导第1团侦探队上尉队长。传奇的是,由于在北伐战争中作战勇猛,孙常钧从上尉升至少将仅用了3年时间。年4月升任少校营长,年7月调升中校团长,12月再任上校团长,年5月升任第21师少将副师长。

更为传奇的是,就在21师少将副师长任上,孙常钧参与了何应钦的“倒陈(诚)”之举,成为传记作家们争相猎取的题材。年8月,李宗仁的第7军、何应钦的第1军在龙潭、栖霞一带,与孙传芳的6个师展开激战。第21师奉何应钦命令,赶往下蜀迎击孙部。刚好,师长陈诚胃病发作,只得坐着轿子上前线督战。在龙潭战役后,第21师开往苏州整训。这时,有人向何应钦报告,说陈诚坐轿上阵不成体统。副师长孙常钧也拉拢王敬久等黄埔一期同学倒陈。10月,陈诚被何应钦免去第21师长职务。陈诚免职后,孙常钧升任第21师少将师长。

以后,陈诚东山再起,孙常钧却止步不前。从年至年近20年间,孙常钧先后调浙江盐务缉私局、第52师、力行社、第46师、军委会干训班、沅陵警备司令部等处任职,但军衔一直停留在少将。抗日战争中任过湖南省军管区副司令,湖南省第八区、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

年11月孙常钧终于晋升陆军中将。年11月调任湖南省第3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年4月调任第1兵团司令高参。8月1日随程潜、陈明仁将军参加长沙和平起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年12月病逝于长沙。

(四)李炳初公馆。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工农街29号,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院子四周青砖斗墙粉灰,双重门框,内门为石库大门,大门内有走廊通往主建筑。主建筑坐西朝东,两层,三进五开间,木屋架、歇山顶,小青瓦(现改成石棉大瓦)、硬山顶、木框玻璃窗、木板门、木楼梯、木栏杆、木楼板、木板壁。屋前有两层楼高的通走廊,由四根通天木立柱支撑。该公馆被认为是民国时期中产阶级住所的一个缩影。

工农街李炳初公馆

据考证,此公馆为民国资本家、盐商李炳初(—)寓所。年私房改造期间收归公有,现作为廉租房出租。

四、善记和丰火柴公司遗址。位于今工农街。工农街的原街名叫“洋火局”,旧时称火柴叫“洋火”。长沙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工业产生于维新运动中,而长沙的第一个近代工厂就是陈宝箴委派绅士张祖同、刘国泰、杨巩等筹办的善记和丰火柴公司。光绪二十一年(),长沙地区遭受严重旱灾,清政府特拨救灾赈济银1万两。长沙士绅刘国泰等提出以工代赈的想法,建议“以此赈款创立洋火局,藉以收纳贫民,以从事工作,庶民有常业,不致流离;制造若能讲求,更可挽回利权”。这一建议得到了陈宝箴的肯首,他委任长沙士绅张祖同(字雨珊,长沙人,同治壬戌举人)为总办,刘国泰和杨巩为帮办,筹办火柴厂。张祖同、刘国泰、杨巩以“立本堂”的名义自己出资10两,与工赈银合并共两作为创办资本。

年和丰火柴公司发行的钱票

年,“善记和丰火柴股份公司”正式开工,公司设长沙北门外开福寺和迎恩寺之间,所在地的街道,居民名之“洋火局”。公司初创时机器设备很简陋,除少量人力手动的排梗机、齐梗机外,大部分工序都是手工操作,是“属于半手工业的企业”。制作火柴所需的梗枝和盒片,国内各处火柴厂“均购自东洋,而该公司均以湘树为之”,并“附设柴梗盒片公司”。制作火柴头的药料一部分从美国和日本进口,但也“多有自制者”。制盒的工作全部外包至厂外。因此公司附近贫民赖此为生者达数千人。半成品梗枝进厂后,经过齐梗、装盘、排板、上油、点药、烘干、拆板、装盒等工序,即成成品。这些工序大部分由女工担任,因此公司工人中女工为多。工厂刚开工时有工人七八百人,其中女工约有六七百人。工厂年产火柴1万箱左右,每箱售价银12两8钱,并且“本省厘金已请免纳”。

公司为产品设计了“金钱”商标,寓“财(柴)源广进”之意,旗下红头火柴为“双狮”牌,黑头火柴为“龙”牌。红头火柴一般销省内,黑头火柴为安全火柴,除销省内外,还行销滇、黔诸省,声誉和销路颇佳,工人最多时达0余人。皮锡瑞曾到该厂参观,他在日记中记载:“归过火柴局,入视,局面甚大,略似上海、湖北。”年,长沙发大水灾,公司被水淹没,损失惨重,扩股复业,浙商应募入股,公司成为湘浙两省商人合办企业。年停业。年恢复生产。年因股东发生纠纷,宣布倒闭。

文/图陈先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