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这个词,酉阳人并不陌生,赶场,对于70后、80后、90后而言,那是一种情怀,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小编而言,小时候赶场就意味着,有零花钱可以用,有抄手、油粑粑可以吃,三六九,赶龙潭!
当眼前浮现熟悉的场景时,我知道:我又回家了,回到了曾经最熟悉的地方。记得小时候赶场,可根本没有这么好的条件;天刚麻麻亮,就要爬起来,背上背篼,走上几里的山路才能到镇上,不过为了那一碗抄手倒也觉得值了…...
“赶场”不是每天都有,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个别地方逢双赶场。赶场号数由政府确定,发布公告后,农民就照此执行,场镇也就兴旺起来,赶场天也就非常闹热。
对于曾经一中的学生,这道通往老街的巷口是最熟悉的地方。
虽然是清晨,但场上早已人山人海,一片叫卖之声。
赶场中,绝大多数人会选择买菜,清晨沾着露水的蔬菜最是新鲜,最重要的是,这都是当地人自己田里种出来的。
场上没有什么五金店,几条板凳、一张木头板,就能买到农家所需的所有农具了。
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在不到数米宽的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群来回涌动,将马路挤得水泄不通。
最受小孩子欢迎的,还是场上的那些小零食;苞谷泡泡、油粑粑、绿豆粉…你有多久没见过这样炸苞谷泡了…
龙潭卖麻辣洋芋的小摊很多,因为辣椒酱的不同,每一家的味道都会有区别。即使年纪大了,偶尔也会馋这一口吧…
看着没有多少调料,但辣得嘴巴都痛……
卖小面包的摊子放上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