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12月15日下午,四川省自贡市龙潭镇发生一起悲剧,一名女子从当地一栋住宅楼顶楼坠落,怀中还抱着一名小孩。坠楼女性因抢救无效死亡,怀中小孩幸存。事发后,当地警方介入调查。
雨棚起到了缓冲据附近居民讲述,妇女姓刘,今年50岁左右,家住在事发楼栋的顶楼;孩子是她的孙儿,年仅1岁多。刘某的儿子儿媳在外地务工,她在家里带娃,平日也到附近茶馆打麻将。
“当时只听到‘嘭’的一声,我以为是啥子东西落下来了。”该居民称,出门查看情况,才看到刘某某躺在地上,孙儿在怀中哭泣。
护车赶到时,刘某某还有呼气,后经抢救无效死亡;孙儿幸存,仅受轻微伤。事发后,儿子儿媳从外地赶回,相关后续事宜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看完都觉得可悲,留守老人和年幼的孩子,一死一伤。
让人心痛,幸亏雨棚缓冲,孩子没大事,否则让人情何以堪?
有网友也说,不知遇到什么难事了,好在孩子没大事,全是不幸中的万幸吧。
目前还不知道老人发生了什么事,希望她的孩子妥善处理好后事。
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在家带孩子,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农村大部分现象。
在家务农,没有外面打工挣得多,这是实话,国家每年有土地补贴,但是很多青壮年还是选择打工。
留守儿童,资料图片虽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坠楼,但是一个老人带孩子显然也是很辛苦的,有时遇到问题,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如果性格方面不善交际,也许久了就容易积累多好情绪,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爆发出来。
这是一个潜在的问题,要解决,需要打工的儿女综合考虑,了解自己的父母,因人而异。
不要只顾挣钱,忘记了回家看看。
有首歌唱得好,常回家看看,有钱没钱,图个团圆。
而打工者都知道,外面挣钱不容易,常回家,钱都花在路上,又不值。这也有道理。
留守老人儿童但是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每家情况不同,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
想想本事件,如果知道会有此严重后果,他们不会说打工辛苦了。
两害相权取其轻,如果老人确实性格和能力有问题,就要牺牲一点钱。
如今老人走了,不是更痛苦吗?假如孩子也走了,那么多少钱能买得回来呢?
子欲养而亲不待,挣钱了,人不在了,又有多大意义。
所以每家情况不同,需要区别对待,非要从利益权衡,也要万事孝为先。
国家提倡科技兴农业,让打工者回家建设家乡,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出路。
培养新型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在各地区开花了,笔者老家家门口也可以打工了。
希望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这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比如前不久报道的大学生回家养蚯蚓,创收百万,就是靠科技致富的典型例子。
这需要活到老学到老,弥补知识不足。希望未来会更好。
你觉得呢?对于打工和回家频率怎么取舍?欢迎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