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俗称楹联,对子。它是中国语言中的一大奇花,千百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生活。
对联或庄或谐,或雅或俗,可以应对婚丧喜事,也可以表达心情,幽众人一默。对联可以贴在各处门楹,就连厕所也可以贴。
1.先来个轻松的。
男女有别,来此寻方便,须看清去向;
大小均可,入内得轻松,请注意卫生。
此乃广西柳州市龙潭公园有一建筑,额匣曰“轻松山庄”,进去一看,呵!洗手间!进去再出来可不是“轻松”吗?不光对联有意思,名字也妙趣横生。
2.“一视同仁”款
上联:哪怕你是玉液琼浆亦不过如此
下联:尽管你是糟糠野菜也物有所值
话不糙,理更不糙。如厕一事这么一说倒是有了一番禅机。所谓“酒肉穿肠过”,过去以后,都是一样的肥料。不管在吃贵的还是便宜的,到了这里,一视同仁。
3.类比的
上联:骚客吟诗队,言尽意天,少词
下联:溷者戏茅厕,肠塞胃堵,便秘
有一句古诗叫“为赋新词强说愁”,如果没有诗却偏要憋,倒是和如厕时不顺利一个“意境”。可惜不知这个对联是谁做的,太有才。
4.等着出货的
上联:但愿你来我往;
下联:最恨屎少屁多。
该联载于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说是一个秀才没考中,家境贫寒。于是就想了个办法,在道旁建一公厕,指望靠集粪为生,公厕建成之日,即书此联于门侧。如果来的人屁少屎多,那么书生就特别开心,如果干打雷不下雨,书生就气得要命。
5..王小波《黄金时代》里的:
男厕:大珠小珠落玉盘,一片冰心在玉壶。
女厕:花茎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王小波不愧是奇才,连如厕对联都会写。看来只有把唐伯虎找出来才能压他一压了。
6.唐伯虎
上联:且看来客多情,甘解衣带终不悔;
下联:莫道此物无用,化作春泥更护花。
据说这是唐伯虎落魄等银子用之时写的。不仅对仗工整,最重要的是后两句都是有名的诗句。用的恰如其分,意思也符合厕所。
7.超长款:
上联:真英雄,静时蓄势待发;动时翻江倒海,无一例会收入支出,一动一静方显英雄本色。
下联:烈女子,来时眉头轻锁;去时满面春风,何曾计算满地桃红?一来二往尽露花样年华。
不评论这对联,这厕所门估计得挺高的,要不然都不够贴的。
8.再来个才子款
上联:到此方无中饱去;
下联:何人不为急公来。
据说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解放前亦曾为某公厕撰写过一副对联,这幅对联的不禁把如厕一事描绘的惟妙惟肖,更具有一番讽刺味道。抨击的正是当时的官场。
9.短小精湛款
上联:有小便宜,
下联:得大解脱。
清代一位才子给一个厕所写的一副对联:
这么短的对联,却有两种读法。有两种句读方式。
其一是:“有/小便宜,得/大解脱。”这里“便宜”读作“bianyi”,可作“方便法门”解,“解脱”是佛家语,上下连起来读,对联仿佛是在讲成佛之道。
其二是:“有小便,宜;得大解,脱!”简单直白,描述清晰。
可谓十分精妙的一副对联。
有些茅厕不仅贴有意思的对联,给厕所起的名字也特别有意思。
据说,北京有一老炸酱面馆,厕所叫“安ding门”。
农家餐馆门口的小伙计紧了紧裤腰带:后面“高粱地”还有坑,哪位客观着急?
西安大慈悲寺听了直摇头,太浮躁了,施主们可以去鄙寺的“静心隔”感受一下。
郑州森林公园哈哈大笑,要去就去宽敞的地方,来看看我“青纱帐”。
......
最后留下一联,各位高手有兴趣的不妨来对一下,评论区就交给各位大神了!
女厕:贞洁烈女皆来宽衣解带
男厕:?
来吧,展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