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哨》是一部上映的美国战争动作电影,剧情改编自记者杰克·泰普报道的真实事件,讲述在年阿富汗战争北西南三面都被山脉环绕的前哨站,长期受到塔利班敌军骚扰,驻扎的美国士兵终日处于高紧绷状态。直到某个清晨,一枚火箭炮唤醒所有的恐惧,面对叛乱军的进攻,他们只能在弹尽粮绝之前死守基地等待支援。
前哨影评:军人不被重视的性命
一直以来,真实事件改编的战争故事最迷人的地方,就是观众能通过电影的叙事角度去了解一段历史,无论是知名的《敦克尔克》、《决战中途岛》,或者描述二战德军春季攻势《旅程终点》、越战龙潭战役的《危机:龙潭之战》与救人无数的医疗兵《最后一搏》这些相对不为人知的战争故事,都让我们详细看见发生世界某个角落的真实事件,并对整体世界局势演变有更深一层的认识,而《前哨》就是一部这样的电影。
前哨评价好看吗?
年9月11日早晨,四架民航客机在飞行途中遭受恐怖分子胁持,其中两架撞上纽约世贸的两栋大楼,其余两架分别坠毁在五角大厦和宾州乡村,总共造成超过人死亡,因此为了向主导事件的基地组织与塔利班政权展开报复,美国以反恐、消灭恐怖主义之名发起长达10多年的阿富汗战争,虽然首脑本拉登在年成功被美军击毙,主要战事目标宣告终结,但直到多年后的今日,中东地区的战乱冲突与国际上恐怖危机仍旧持续不断,难以找到真正解决的办法。
而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前哨》把故事聚焦在年位于阿富汗的「基廷前哨基地」,虽然原本是为了帮助当地社区发展而建造,美军也不断尝试以战争武力之外的沟通与支援手段来促进区域和平,但由于当地族裔复杂、语言受到隔阂,多年来塔利班与其它武装组织对基地的骚扰持续不断,终于日益累积的矛盾冲突在美军即将撤离前夕爆发,演变为50多位美国士兵必须在不利条件下抵抗超过位敌军攻击的「坎迪什战役」。
前哨剧情的编排
《前哨》在电影前段就通过初来此地的士兵刚走下直升机就感到震惊的反应,来带着观众看见基廷前哨站坐落在山谷之中,三面都被高耸的兴都库什山脉环绕的地形环境,尽管从观光旅游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不错的景点,但就战略价值而言,我方由下往上受到限制的视野,对上敌军眼中基地与人员配置一览无遗,且能从多方包围进攻使得我军四周都暴露在枪线中的不利条件,基廷绝对是最差的防守据点,被人称为难以活着离开的「不出之地」不是没有原因。
我喜欢《前哨》在观众都清楚最终两方必有一场大战的情况下,选择沉稳的步调节奏,以哨站总指挥官来区分段落的章节式叙事,不仅让观众看见他们每个人各自领导和对待当地居民的不同方式,交代这个地方的背景与几位角色之间的关系,也透过他们不幸遇害、塔利班不时从山壁上对基地射击的骚扰与美军多次成功反击的愤怒,在双方表面坐下来和平沟通,但实则暗潮汹涌、各怀鬼胎的复杂关系对立下,一步步走向最终造成美军8人死亡27人受伤,而塔利班则阵亡超过人这个没有人想看见的结果。
前哨的战争场面
而作为一部战争动作电影,《前哨》不仅整体故事的铺陈与情绪堆叠有相当程度的水准,进入电影最后双方冲突爆发的高潮,惊险刺激的战争场面也没有让人失望,没有许多动作电影那种一夫当关的英雄画面,而是来回于每个角色之间,以许多长镜头让观众清楚看见他们面对战场上不长眼、可以随时会击中自己的子弹炮击时,那种虽然无法掩饰内心的害怕焦虑,但身体依旧做出一位军人应有的动作的反应。
因此,除了在各自不同单位抵御敌方的进攻、为了浴血奋战的同伴在枪林弹雨中低身快速穿梭,还有在据点里思考如何突破人数劣势且遭到包围的严峻困境之外,《前哨》也把些许篇幅放在其中一位角色卡特看着跟他相处不太融洽的梅西重伤倒地,还是冒着生命危险把他从遭到集火攻击的掩体带到暂时安全的装甲车中,就只因为他们是共同奋战「同伴」,或许都借此展现出一部战争电影里关于「人命」的最重要价值。
前哨电影的缺陷
然而即便如此,尽管在《恐袭波士顿》故事的两位编剧加持之下,《前哨》对故事细节有做出详尽的呈现,但电影根本的问题其实就跟前阵子讲述泰国足球队受困洞穴事件的《奇迹救援》一样,不可否认「坎迪什战役」确实相当惊心动魄,整段故事与为同伴牺牲奉献的角色也值得我们去深入认识了解,不过《前哨》只单纯用「纪录的形式」把事件背景与整个发展过程给交代清楚,作为一部电影还是少了这么一点戏剧性,相比之下故事非常类似的《危机13小时》就好上许多,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可惜。
前哨影评结论
整体而言,《前哨》确实成功通过位于高峻山壁围绕、易攻难守峡谷里的基廷前哨站,让我们在看见在阿富汗战争中,这些即便被世界遗忘仍努力奋战,苦撑到友军前来支援的军人们。也正因为双方的处境差距实在大到让人难以想象,才更能展现出战争时所谓「天堂与地狱之门同时存在」的凶险情境,士兵的性命到底值不值得被重视?对此上层又是抱持怎样的态度?或许从这些真实发生的冲突事件就能找到答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