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龙潭 >> 龙潭图片 >> 正文 >> 正文

吉林市龙潭大桥一个时代的记忆

来源:龙潭 时间:2024/1/20
吉林市龙潭大桥

七十年代建大桥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吉林市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江北烟囱林立,每天上下班时工业区的马路上飞驰的自行车一辆挨着一辆,车把挨着车把,骑车的工人们车上挂着饭盒,把车铃弄的“嘀呤呤”响,个个都是春光满面的,精神状态好的爆出天际。

这时吉林市江北已形成庞大的化工城,工业区人口超过四十万,松花江上只有一条五十年代建成的松江公路大桥与吉林市中部相连通,落后的交通状况已经与高速发展的城市工业化水平不相符合,再建一座跨江公路大桥变得非常急迫。

在这一背景下,年龙潭大桥应运而生。龙潭大桥由吉林市勘测设计院设计,吉林市市政公司承建,大桥将吉林市的中部市区直接延伸到龙潭山脚下,然后北接江北铁东工业区,东出吉林市与前往江密峰及延吉方向的国道相连接。因此说龙潭大桥不仅改善了江北工业区的交通环境,更是在吉林市城东又开了一扇门,对未来城市发展的影响可谓是意义非凡。

满满的时代特征

龙潭大桥完全由吉林市本土的设计施工力量完成,充分体现了时代特点和地域元素,彰显出了工业化的简洁和朴实无华。

也许是借鉴了南京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龙潭大桥的桥头也设置了桥头堡,在当时那叫一个时尚。

龙潭大桥的桥头堡

桥头堡的梅花鹿浮雕体现出了满满的地域特色,那时的梅花鹿可以说是吉林市的吉祥物,很多吉林市产的梅花鹿牌轻工业产品驰名全国,龙潭山下的鹿场更是远近闻名。

桥头堡上的梅花鹿浮雕

伴桥而过的工业管道,简洁的造型,真可谓“简单粗暴”,充满了朴素的工业文化特色,体现了“工人阶级有力量”的力量之美。

伴桥敷设的工业管道简洁的造型体现力量之美

桥头的铭文朴实无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风雨侵蚀,仍然能直击人心。

桥头的铭文

大桥与龙潭山

在没建龙潭大桥时,龙潭山对吉林市民来说虽然只有一江之隔,但无路可通,还真是有点儿遥不可及。

那时江边的居民只能通过现在大桥处大口软渡口的小船摆渡过江,然后寻小路登山。船营老城区的市民要想登龙潭山,得从北山站乘火车经吉林站到龙潭山站,再寻路登山。很多孩子因买不起车票,结伴沿火车道步行十余公里,通过松花江铁路桥到达龙潭山下,真可谓翻越千山万水。那时对于城西的市民来说,远在江东岸的龙潭山就是一个传说。

龙潭大桥建成后,便捷的交通促进了龙潭山遗址公园的开发,从此龙潭山这个吉林市的图腾之山才真正走入吉林市民的生活。

吉林市龙潭大桥

龙潭桥附近的企业住宅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松江东路龙潭桥附近不知不觉间建了很多时尚的居民楼,都是铁合金厂、碳素厂、热电厂、吉化公司等吉林市知名企业的职工住宅楼。与五、六十年代的“老公房”不同,这些住宅楼沿着风景秀丽的松花江畔,美观大方,色彩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即使现在看起来都不过时。

那时每天早晨各大企业的职工班车停在松江东路的路旁,住宅楼中的职工仰着头如骄傲的公鸡走出小区登上属于自己的班车,附近的市民真是既羡慕又嫉妒。

松江东路的企业住宅楼松江东路的企业住宅楼

今日龙潭大桥

龙潭大桥建成于吉林市工业化的成长时期,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龙潭大桥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部分,与奔流不息的松花江和巍巍龙潭山,还有两岸的工厂、职工住宅、马路街道,以及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来往的车流一起,都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根本无法分割开来。

桥头每天有很多老年人自发聚在一起,聊天、下棋、打牌,比年轻人上班还准时;也有人什么也不干就在这里坐着,看着眼前的人和景,听着别人讲话聊天儿,脸上挂着发自内心的笑意;还有临时的理发点儿,价格相当感人。这些人就是附近企业住宅楼的退休职工,是当年那些生机勃勃的青年工人,还有曾经的那些年轻技术工作者。那时他们是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他们为自己的工厂车间,为这个城市奉献了人生最好年华,如今退休的他们每天与大桥相伴,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美好时光。

桥头的退休老人桥头的退休老人桥头理发点儿龙潭桥下吹奏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