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你,美景藏在乡村里。风和日丽,行走在开远市广袤的乡村,美丽的景色不禁让人赞叹:宽阔的公路与苍翠的树木相依,漂亮的楼房与葱茏的山林相伴,绿色生态产业与碧水蓝天相融……绿色,已成为开远市的主色调、基底色。
乡村一隅(陆忠摄)
近年来,开远市坚持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始终,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推进可持续发展,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而且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好生态带来好日子
“年开始在荒山上发展鹰嘴蜜桃种植,目前已种植余亩。鹰嘴蜜桃种植不仅让荒山绿起来,还能增加农户收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小龙潭镇绿差冲村党总支书记徐远海说。
小龙潭镇绿差冲村发展鹰嘴蜜桃种植
“真没想到,石头缝里能种出‘金果’,石山变‘金山’。年,苹果树开始试挂果,每公斤卖到了15元左右。年虽然天旱,但在农科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我们精心的管理下,长势比较好,收入3万多元。”碑格乡白石岩村村民李永先喜滋滋地说。
碑格乡白石岩村石头缝里种苹果
无独有偶。乐白道街道阿德邑村委会抓住石漠化治理项目、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项目等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落地契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雨那味村种植核桃亩、葫芦梨亩、中草药余亩;都督味村种植核桃亩、葫芦梨亩、中草药60余亩……“树上挂着‘金果子’,地里长着‘金苗子’,家家户户鼓起‘钱袋子’,过上了幸福好日子!”都督味村村民陈呢能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
滇杨培育基地
乐白道街道阿德邑村大力发展沃柑产业(陶家淇摄)
开远市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双线推进,并充分挖掘自然资源禀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目的,以生态文明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快农业产业培育。同时,积极探索“生态+政策”“生态+产业”“生态+就业”“生态+工程”等实践样板,打造群众增收致富“金饭碗”。“生态+”新模式已成为开远市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
内外兼修村村美景颜值高
走进开远市黑泥地社区,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四通八达,一座座黛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村里看不到一片纸屑、一滩污水。“现在我们村实现了雨污分流,垃圾集中处理。”社区党支部书记钱保兴说,垃圾靠风吹、污水靠蒸发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干净整洁的黑泥地社区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开远市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当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头戏”,在农村实施“厕所革命”、“粪塘清零”行动、“三清一改一提升”整治,重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塘沟河渠、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稳步提升村容村貌。同时,实行分片、分段、分组“三分”长效保洁责任制,按房屋所在区域进行日常保洁任务“分片”,划出标识区域“分段”,按照村组人数“分组”,每组负责做好划分范围的卫生保洁、植物养护、垃圾清运、厕所打扫等工作,现在农村的群众早起先打扫庭院再下地干活,已成为每日习惯。
村内公厕
文化墙宣传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田园风光就是最美的风景,蔬菜林果就是最好的绿化”理念,各乡村做好村内统一规划,拆除清理废弃的房屋,将清运粪堆、柴堆、草堆后的部分空地进行硬化,配备石桌、石凳等设施。
如今,开远市乡村从“一处美”拓展到“一片美”“全域美”,从“一时美”迈向了“持久美”,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提升。
乡村一隅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开远市活力无限,风景正好,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红河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94.html